广东省将统一为一类疫苗购买预防接种意外伤害保险,二类疫苗险由市民自愿购买
浏览次数:1203 分类:产经
近年来,有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预防接种意外伤害保险,包括国寿、平安、人保、太保等大型险企,不过,这些产品均把因产品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伤残和身故列入除外保险责任,且仅在少部分地区和渠道销售和落地,因此市场规模并不大,消费者对此了解也不多。在广东地区,监管机构已在今年7月引入了商业保险机制为接种风险进行“托底”,并于近日公布了承保项目的最终中标名单,包括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中华联合、国寿财险、紫金财险等9家险企入选,承保时间为3年。业内人士指出,引入多家公司组成共保体,有利于利用全行业力量进行补偿,进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承保保障。
产品质量问题列为疫苗险除外责任
记者查阅多个互联网平台发现,此前,已有多家险企推出了预防接种意外伤害保险,包括国寿财险、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保险等。一般来说,这些保险会对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接种疫苗所发生的疫苗过敏等异常反应、失效、接种事故,以及后续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险赔付,保费一般为数十元,保障额度达到数万元。
但是,这类疫苗接种意外伤害保险,并没有把疫苗自身的质量问题列入承保责任范围。平安产险此前推出的“疫苗卫士”保险条款中,就对责任免除部分明确写到:“使用过期、变质、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或使用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疫苗,造成被保险人身故、伤残、医疗费用支出或住院治疗的,保险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由于疫苗质量问题属于保险除外责任,此类疫苗险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是很大。”一名大型财险公司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保险公司推出疫苗保险,一般不会进行大范围销售,而是在固定渠道售卖,如中介渠道或直销渠道。除了渠道以外,有的公司还会限制产品的销售地域,如只在河南、内蒙等地销售。
据悉,平安产险已下架了上述预防接种意外伤害保险,但对下架原因没有透露,而其他大部分公司仍在销售。
广东地区已成立共保体“兜底”
记者了解到,除有险企推出疫苗险产品外,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疫苗险普及。今年6月,广东省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实施方案》,宣布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形成“基础保障”加“补充保险”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多层次补偿保险体系,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障水平。
在此基础上,7月1日起,广东省级卫计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统一为一类疫苗异常反应购买补偿保险,出了异常反应都可获得保险赔付;二类疫苗险就可自愿购买。下一步,家长还可自愿为孩子购买补充险。记者从一家财险公司提供的信息了解到,一类疫苗险的保费为固定价格,而二类疫苗险的首年保费为0.3105元/剂次(即下浮31%)。
近日,广东地区疫苗险最终中标公司名单公布,包括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中华联合、国寿财险、紫金财险、永安财险等9家公司入选,组成共保体承保风险。“引入9家险企组成共保体承保疫苗险,有多个方面因素的考虑,既可利用全行业的力量进行补偿,也可让消费者获得更为优良的保障,可为疫苗造成异常反应风险‘兜底’。但于因疫苗自身质量问题造成的风险,还应从疫苗质量管控方面着手较好。”一家大型财险公司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