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新闻 / “疫”无反顾!珠海市200余名志愿者“扫楼”核查信息
返回

“疫”无反顾!珠海市200余名志愿者“扫楼”核查信息

浏览次数:755 分类:珠海新闻

8月7日中午时分,珠海拱北街道,一场阵雨悄然而至。绿灯亮起时,往常川流不息的主干道,仅有四五辆汽车驶过,三三两两的行人通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珠海市拱北街道进入封控的第四天。在封闭区、封控区1.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万多名群众。连日来,封控区内值守人员、物资配送人员、核酸检测人员、“扫楼”行动小组不停歇运转。

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仅由香洲区狮山街道负责的拱北街道关闸社区北块,就有建筑物225栋,房屋3658间,常住人口超3100人。因靠近拱北关口,较集中的流动人口也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对封控区的一线抗疫人员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场持久的“体力战”。

 

50分钟完成一栋楼信息核查

“您好,我们是负责‘扫楼’的志愿者,请问有人在家吗?”

“这间房子住了多少人?是否都接种了疫苗?是否完成了‘三天两检’?”

8月7日下午,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这样的对话在关闸社区多栋居民楼内上演。来自狮山街道机关社区、学校、公安的200余名志愿者组成“扫楼”行动队伍,5人一组,一栋栋楼、挨家挨户进行居民健康情况调查。

当天13时左右,来自紫荆中学的16名教师已在封控区外围集合,完成培训后,他们换上白色防护服,信心满满地进入封控区。一个下午要完成24栋居民楼的人员健康情况排查工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人都在封控区外围各核酸检测点、街区值守,好几天连轴转。”紫荆中学校长郭少玲告诉记者。

55岁的郭少玲,8月5日晚才睡两小时,8月6日便一整天投入学校2300多名学生的疫苗接种工作中。8月7日下午,她和学校教师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封控区内。她的膝盖有旧伤,至今还打着三颗钛合金螺丝钉,长时间站立、爬楼梯都会让膝盖隐隐作痛。

“站上讲台我们是人民教师,穿上防护服我们都是珠海‘卫士’。”郭少玲说,“只要不倒下,我就和大家一起坚守。”

逼仄的街巷,狭窄的楼道,闷热的空气,来自全国多地的方言,都给郭少玲所在的“扫楼”小队带来困难。耗时50分钟,他们才完成第一栋居民楼的信息核查登记。

期间,一名教师身体不适,同事们连忙搀扶她到路旁坐下,给她喂水扇风,不一会儿他们又起身,敲响了下一个房门。

2小时火速集结赶到检测点

8月7日15时许,拱北街道关闸社区北块,第二轮核酸检测已进入尾声。天气依旧闷热,位于关闸北街的核酸检测点,一台大功率电风扇呼呼地吹着,只有零星几名居民前来检测。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手术室护士梁杰宝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鬓边的发丝牢牢地粘在脸颊旁,她的脖颈、手臂因为过敏浮现点点红疹,原本纤细的手指因为长时间佩戴手套肿得有两倍粗,这样的“后遗症”,梁杰宝早已习以为常。

梁杰宝介绍,现场的医务人员实行两班制,第一班与第二班的交接时间为15时。“我们是8月6日中午接到的通知,在2个小时内完成了人员抽调并立刻赶到检测点值班。”

陪伴梁杰宝奔走近20个小时的“战靴”,竟是儿子的一双洞洞鞋。8月6日中午,原本轮休的梁杰宝正陪着一双儿女散步,接到紧急集合通知后,情急之下她打车让孩子们回姨妈家,并换上儿子舒适的洞洞鞋赶往医院。

“随时来,随时走,召必至,战必胜,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状态。”梁杰宝说。从8月6日12时30分紧急集合到8月7日15时换班,来自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8名医护人员联同50余名志愿者,一共进行核酸采样3580人份。

“战斗”还没有结束。“换班后我们将回到医院待命,如果后续需要我们,再回来提供支援。”梁杰宝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