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 江西省上犹县:“乡间夜话”话出山乡新景
返回

江西省上犹县:“乡间夜话”话出山乡新景

浏览次数:1004 分类:区块链

 

打着手电筒,提着小板凳,围着小方桌,唠唠家常事儿……从2014年起,江西上犹县结合客家人闲暇走家串户、围桌闲谈的习俗,组织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基层,通过围桌座谈等方式,打开群众“心门”,倾听群众“心声”。

上犹县黄埠镇黄沙村村民在参加“乡间夜话”。幸垂有 摄

“话”中架起“连心桥”

上犹县五指峰乡鹅形村地处光菇山脚下,五指峰圩镇到光菇山不到9公里。早些年,因为沿途道路泥泞、山高路陡,挡住了不少游客的脚步。

如今,当地村民已经利用光菇山独特的自然资源做起了民宿、搞起了旅游。能发生现在这样的变化,还要源于2015年的一次“乡间夜话”。

五指峰乡齐云农庄“庄主”傅品云告诉记者,搞好旅游发展经济,村民们可是盼了好几年。“大家早都盼着修路,不能守着金饭碗饿肚子啊!”傅品云指着不远处云雾缭绕的光菇山说。

“关于修路的事,村民和交通局驻村干部、乡村干部都提起过,但就是彼此寒暄时说说,路不好走啊,能修修就好了,没有正儿八经坐下来议过。” 蔡联伟回忆起2015年第一次组织“乡间夜话”的情形。

在那次“夜话”上,村民敞开了心怀,“修路”这件事也正儿八经的列进了“乡间夜话”的问题清单。

上犹县黄埠镇黄沙村村民参加“乡间夜话”。幸垂有 摄

一年后,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从傅品云的话语中,记者能感受到他溢于言表的兴奋。随着光菇山交通状况的改善和知名度的提升,傅品云开始尝试着网上接客,其他村民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也开始琢磨着“靠山吃山”了。

“以前,干部白天去老俵家里,村民忙着干农活,哪有时间和心思坐下来聊。现在,县乡驻村干部事前了解村组情况,初定下几个议题,提前告知大家地点,就像一家人集中说事,如今村里的狗见了我们的驻村干部、帮扶干部都不叫唤了。”五指峰乡大学生村官李兰芳风趣地说。

从2014年起, 上犹县就在党员干部中开始推行“乡间夜话”。“利用群众晚上闲暇时间,召集大伙儿一起坐坐,聊聊天,既听取大家的呼声,又为大家解决难题”。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乡间夜话”让干部与村民交上了朋友,成为了自家人。

据统计,截止目前,该县乡、村、组已先后开展夜话活动16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240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道路维修、村容村貌整治等问题1486个。

上犹县陡水镇红星村村民在“乡间夜话”中畅所欲言。罗江华 摄

“话”中树起“好民风”

深山里的农家院落微风习习,“齐云农庄”的“乡间夜话”还在继续。

“老傅家媳妇,你家垃圾不能倒在路边,游客来了看着都窝心!”“不是我倒的,是孩子她奶奶倒的,我都说她好几次了!”“门前‘三包’啊,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门前三包”,是村民们在“乡间夜话”中,反复讨论最后举手表决定下来的“组规”。像这样的“组规”在上犹并不新鲜,不少“村约”“组规”就是在“乡间夜话”中,村民的争论中自发形成的。

7月15日,油石乡塘角村靠椅组的通组公路开始施工。“全组47户人家,家家出工出力”,在商讨修路的“乡间夜话”中,油石乡党委书记黄庆毅见证了这条“组规”的出台全过程。

上犹县陡水镇红星村村民在“乡间夜话”中为干部点赞。罗江华 摄

通组公路项目确定后,村民提出部分路段要拓宽路基,导致用地补偿费用增加;增开的一段路基,又增加了工程量,如今下拨的项目资金有些缺口。项目会不会成为半拉子工程,“乡间夜话”举行前,黄庆毅心里在打鼓。

“这条路是国家对我们村的帮扶,大家的愿望要满足,钱又不够,怎么办?路还修不修?怎么修?”会上,靠椅组理事会会长杨安石开门见山。

“党和政府对咱们村关心,但咱也不能全等着!”“等不是办法,早修通早致富。要不,大家伙凑点?”“自家路自家出点力,可以省点人工钱!”。在“乡间夜话”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商定,缺口资金大家“共筹”,施工期间每家每户轮流出工。

“以往帮扶项目落地难,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今天没想到,大家思想这么一致,自发支持乡村建设,‘乡间夜话’顺了民心,淳了民风啊!”黄庆毅感慨。

塘角村靠椅组为修路集体议定“组规”,同在该乡的水村梅前组,却有一条不成文的“族规”。

每年大年初一,梅前组每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参加一年一度的“曾氏族会”,会上对去年家族内发生的喜事、幸事、大事逐一点评,对新一年家族内的重大事项集体敲定,实施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则在不定期的“乡间夜话”上,由族里年高望重的老者提出,在乡村干部的见证和指导下,族内宗亲商议后解决。

由客家传统习俗形成的“家族会”和在乡村干部引导下成立的“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在“乡间夜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村民在夜话中,自我认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公共事务从‘观望’到‘参与’,每个人都是乡村建设的主角,人人都是良好乡风的推动者。”上犹县文明办主任曾祥升对“乡间夜话”有着切身的体会。

“话”中筑起“黄金屋”

上犹县安和乡鄱塘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上资源丰富但经济却不发达。只有把山上经济盘活了,村民的钱袋子才能鼓起来。

每一次的“乡间夜话”,如何种好油茶、如何抱团发展是鄱塘村干部和村民热议的话题。通过一场接一场、一次又一次“乡间夜话”,最终村民一致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油茶产业。

“种油茶是技术活,光靠蛮干不行,有了标准大家要执行,不能想当然。”“支部带了头,社员要跟上”。参加夜话的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提意见、出对策,对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鄱塘村油茶山面积达2100亩,可辐射带动全村30多户300多人脱贫致富。

“乡间夜话”上,既拉家常,更讲发展。

上犹县是茶叶、油茶种植大县,但土地流转、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发展。为此,当地干部不定期开展“两茶”产业发展的“乡间夜话”专题会,有针对性地与村民商议解决遇到的问题。

如今该县“两茶”种植面积达53.8万亩,在“两茶”产业村,几乎家家有茶园。不仅如此,村民还结合“两茶”产业的发展,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了乡村游,全县有6个村列为全国乡村游重点村。

村民在“乡间夜话”中举手表决通过所议事项。罗江华 摄

前不久,在“赣南茶叶第一村”梅水乡园村,干群们再次围桌而坐,讨论“如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近年来,园村一直在走茶旅融合特色旅游的发展路子。村庄的发展方向,正是在一次次“乡间夜话”中谋划出来的。

村庄的发展变化,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村民钟祖胜感叹:“环境更美了,村民更富了,我在大金山漂流景区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民吉同萍开心地说:“村里游客多了,农家乐也火了,没想到咱也吃上了旅游饭。”

在“乡村夜话”的帮助下,村民们找政策、谋思路、想对策,贫困户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民宿等致富产业。2016年,上犹县全县9个村退出贫困村,3266户1.08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7%。

“乡村夜话”听民声、淳民风、谋发展,真正的走进了百姓的心里面,成为了百姓奔向小康的法宝,更成为了上犹县发展提速的“助推器”。(记者 邓洪海)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