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广东实验动物产业蓬勃发展 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返回

广东实验动物产业蓬勃发展 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浏览次数:757 分类:产经

今年9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着力提升广东原始创新能力。《意见》提到,重点支持粤港澳学者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实验动物科技是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作为“活的试剂和度量衡”的实验动物,在医药、化工、轻工、环保、航天、商检及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服务、推进和引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实验动物科技从1988年起开启了创新征程,经过30年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包括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及相关配套条件等较为齐备的实验动物条件体系,位居全国前列。

实验动物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目前,国际上已把实验动物科学条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人类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发现者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实验动物是两获奖者的“功臣”,他们先后通过转基因小鼠、荷瘤小鼠,发现免疫抑制分子和作用机理,测试免疫治疗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这是实验动物助力科技创新的缩影。据统计,在《Science》杂志公布的2007—2011年全球50项重大科技进展中,生命科学类占22项,利用到实验动物的有13项;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2012年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13449项,使用实验动物的课题有5343项,占比39.73%;至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中已有26项用到了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一杆秤,如果秤不准,标准不规范,科研和相关产品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负责人表示。

1956年,联合国创立了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ICLAS),推动实验动物生产社会化、标准化。上世纪80年代初,实验动物在我国开始起步,并得到快速发展。

1988年,《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开启了我省实验动物发展的进程。3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广东实验动物管理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发生根本变化。截至2017年底,全省许可的实验动物生产设施有27家,使用设施123家,分别位居全国的第3位和第4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实验动物设施面积约为186388㎡(约占全国4.8%),屏障设施44418㎡(约占全国8.54%),普通设施139757㎡(约占全国10.4%)。实验动物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全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仅指编制为动物中心的人员)约2352人(约占全国的6.5%)。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特色实验动物资源社会化供应逐步形成。在实验大动物和水生实验动物资源建设上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灵长类实验动物全省饲养量约占全国38%,标准化水平实现国际接轨,是全国最大灵长类实验动物出口省份;拥有国家实验犬类种子资源中心和国家实验动物数据资源中心;海淡水实验鱼的资源开发创新和标准化成效卓著;成功引进和培养出五指山小型猪、厥麻猪等实验动物。近4年,全省年平均生产实验动物122万多只(约占全国6%)。

广东实验动物产业蓬勃发展,近4年来,年平均使用动物约62万只(约占全国的6.1%),全省约150家设施开展的动物实验,支撑全省年产值约5000亿元的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动物如果生产管理不规范,就具有很高的风险。“实验动物自带有细菌、病毒等传染病,生产和管理必须标准化。”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负责人说,为了建立完善的实验动物科技创新体系,广东实验动物走过了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历程。

1988年广东颁发《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后,于当年成立了实验动物监测所,负责省内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和处理其他事宜。第二年,广东开始实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制度。

199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科研成果中的实验动物质量合格“一票否决制”。1997年,这个管理经验被写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卫生部、农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

随着实践的深入,广东实验动物管理越来越规范。2002年,广东实验动物质量合格制度向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转化。

2010年10月1日,《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实验动物全面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

“不断创新实践,在实验动物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中走在前列,建成涵盖实验动物行政许可‘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许可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体系。”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负责人称,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实验动物行政许可制度,既为实验动物科技提供制度保障,也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亨廷顿舞蹈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今年3月,《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全球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大动物模型,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该研究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为开发治疗亨廷顿舞蹈病的新手段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也为培育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提供了技术范本和理论依据。

这是广东动物实验科技创新成果之一。经过30年发展,广东实验动物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广东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国家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和广东省新药创制孵化基地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大平台。我省承建的“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是国家实验动物的唯一官方网站。

广东还率先设立独立的实验动物监测机构。2012年,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在国内率先(亚洲第三家)通过国际ICLAS组织的能力验证评估,有效保证了标准化的实施,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和示范。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省科技厅的坚强领导下,将着力补齐实验动物基础条件短板,解决人才建设难题,提高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我省动物实验科技水平,助力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