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人才队伍结构日趋优化 人才创新效能明显增强
浏览次数:876 分类:产经
“西安交通大学—佛山市人才驿站”迎来了“丰收”。11月中旬,佛山市人社局所属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国星光电等33家佛山知名企业赴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短短一天的招聘会,共接洽了514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为214人。
招聘会取得如此好的引才效果,与佛山设立在西安交通大学的人才驿站不无关系。今年6月,佛山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共建人才驿站合作协议,推动两地常态化的人才交流对接联络机制。至今,佛山已成功在全国东西南北中区域选择重点院校布局5个国内“人才驿站”,为佛山持续吸收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以抢的劲头把国内外一流人才、创新团队、先进技术引进佛山。”“以‘三个舍得’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人才发展‘增长极’,打造人才集聚的高地。”在人才工作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曾多次强调。
创新引才渠道和留才方式,佛山正通过建立高校“蓄水池”、探路“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来自佛山市人社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佛山人才资源总量达143.2万人,人才队伍结构日趋优化,人才创新效能明显增强。
◎新渠道
布局人才驿站精准引才
如今,在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5所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心内,都能看到佛山人才驿站的牌子。这5个分布在全国东南西北中区域的人才驿站,将推动两地人才交流对接联络机制常态化,重点引进佛山紧缺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及优秀高校毕业生。
人才驿站的布局,是佛山在引才渠道上的一个创新,也为佛山建立起高校人才的“蓄水池”。为了进一步集聚周边院校人才,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近期又与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会签约合作,以智能招聘平台“佛山人才网”和“青聘果”为载体,面向广东150多所高校、400多所职业院校,广西70多所高校、200多所职业院校搭建高效便捷的人才对接渠道。
此前,佛山已经与全国200家省内外优质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服务、政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
“如果说以前人才的招聘和引进更多是追求‘人气’,现在佛山的引才过程会更注重效率和精准度,双向提供信息,并根据高校开设专业,实施‘靶向引才’‘精准引才’。”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佛山将引才的主动权交给企业和市场,“人社部门则全心全意营造人才环境,搭建招才引智舞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这一招才引智的工作站也从国内延伸至海外。目前佛山市人社局已与寰球人才交流中心、浙江大学澳大利亚校友会共建海外人才驿站。
进行精准的人才引进是佛山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佛山在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方面,出台了《佛山市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暂行办法》等10余份政策性文件,贯穿了引、留、育、用各方面。今年初,《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出台,更从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保障四方面提出23条措施意见。
◎新路径
“互联网+”推动服务精细化
政策出台固然是重要的一环,“关键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把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做到人才心坎上,令他们满意。”佛山市副市长乔羽强调。在人才服务方面,佛山通过“互联网+”的探索,打造“人才淘宝网”,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精细化。
在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一楼,大屏幕上实时的数字滚动,显示各行业的供需情况;二楼的全智能化招聘大厅内,企业和求职者只需带上身份证(社保卡)和手机,就能享受全程无纸化招聘求职……
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互联网+”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新模式,依托“佛山人才网”推出“智能招才引智”“企业用工大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视频邀约面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线上服务功能(平台)。
例如,针对高校毕业生,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在去年推出“足不到户报到”系统,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网上办理毕业报到、离校未就业登记、毕业生网上接收申报服务等。从今年起,该系统更成为全市办理毕业生接收、报到和登记就业的唯一路径,“将实现报到毕业生流向全面掌握,并通过与公共招聘服务平台对接,有力引导毕业生来佛山就业。”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面向中高端人才,佛山则利用“佛山人才网”功能优势,与科技、经信、民政、产业园区等单位对接合作,开辟一系列人才服务专区。如佛山首个“社会组织招聘专区”的上线,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为佛山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交流、科研项目发布、科研成果展示、科研合作对接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在这一“互联网+”平台上,已进驻企业和准备进驻企业数超过8万家,进网人力资源数累计超330万人(次),每天上线开展就业人才业务的企业数超过400家,最高峰超1500家。
11月27日,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系统项目”更被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评为“2018年广东省电子政务优秀案例”。
◎新方向
完善人才成长发展“生态圈”
从引才渠道的创新到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互联网+”探路,佛山正推动着人才服务走向“专业化、数据化、多元化”,推动形成“工作、生活、社会”大环境组成的立体网络政策体系,以构建生态化人才发展渠道。
今年7月,在禅城区“丰收街”,佛山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正式投入使用。全媒体的小型洽谈室,宽敞的交流空间,可供娱乐运动的多功能室……这一专区会定期开展针对高层次人才的联谊、培训、研修等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常态化、有密度的互动活动和“一站式”服务。
这一联接起人才、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还将进一步在五区同步建立,来构建全市“1+5”高层次人才服务格局。“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发展的‘生态圈’,提高‘人才生态圈’的质量。”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搭建交流平台外,佛山还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培育各种风险投资等方式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法律等便捷服务。同时,通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切实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好安居入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更好地扎根在佛山。
要提供更专业的人才服务,也离不开人才服务的数据化。佛山市人社局透露,目前佛山正整合全市各类资源,建立实名制人才信息库和数据服务平台,计划推出优粤佛山卡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脉人才需求,以提供更契合人才需求的服务。
此外,为满足不同类别人才的需求,佛山还将深挖“佛山人才网”数据价值,加快形成“用数据讲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发展”的全市公共就业人才大数据统筹应用机制,以提升城市人才服务竞争力。
“我们希望能通过人才服务的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佛山引才留才软实力,为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佛山人才队伍建设速览
◎人才总量不断扩大
近年来,佛山呈现出人才快速集聚态势,截至2017年底,佛山人才资源总量143.52万人,每年增长约5万人
◎人才结构渐趋优化
截至2017年底,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为33.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比为14.61%,技能人才占比为52.53%。在人才结构上,第二产业人才占比为58.72%;第三产业人才占比为36.35%,“橄榄形态”人才结构已形成
◎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2017年底,双聘院士33名,省级人才团队9个,高技能人才18.3万人,人才高地效应初步展露
◎人才效能明显增强
按照百万人口人才数量来衡量人才创新效能,佛山2017年底每万人中人才数量为1956人;按照每百万GDP所使用的人才数来衡量人才效能指标,佛山2017年底每百万GDP的创造需要人才数为1.48人,比2015年底的1.65人降低11.48%,创新驱动效应逐渐产生。
上一篇: 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会见中石油董事长
下一篇: 广东将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实行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