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东莞大朗:加强金融帮扶 为毛织企业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返回

东莞大朗:加强金融帮扶 为毛织企业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浏览次数:784 分类:产经

 

面对2020年以来的疫情,东莞大朗镇金融机构共克时艰、积极应对。在疫情冲击之下,金融“活水”更是维持众多企业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目前,大朗共组织了16家银行与1504家企业(项目)对接,搭建银企互惠合作桥梁,促成企业融资63.04亿元。其中,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新增授信816户,共37.58亿元;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新增贷款688户,共25.46亿元。此外,大朗镇鼓励全镇银行机构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办理展期、停息等风险缓释措施;为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办理延迟还款等风险缓释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大朗镇推动银企对接,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让金融机构为企业送去“及时雨”。很多企业反映,疫情发生以来,流动资金出现很大的问题。大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金融帮扶,为企业打造优质的金融环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镇整理了《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一本通》《纳税前30工业企业和市镇倍增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等,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大多毛织企业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上处于较为弱势的低位。大朗毛织产业经过约40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产业集群,同时也是大朗镇最为知名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大朗全镇拥有毛织企业及个体户1.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毛织服装生产企业110家,规上毛织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毛织纱线销售企业2000多家,纱线年销售额达300亿元;服装、纱线、机械等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达600亿元。

根据大朗镇毛织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大朗镇毛织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中小企业占据多数,仍是大朗毛织行业的重要特点。中小企业面对波动多变的市场情况,具有更加灵活的适应性,然而,体量较小也导致中小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时常出现紧张。

为此,大朗镇于去年11月建立大朗镇毛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该平台在大朗镇毛织贸易中心挂牌成立,由大朗镇政府出资500万元、行业协会筹集资金1500万元,共2000万元作为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银行按照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的10倍(即2亿元)作为贷款授信额度。需要融资的企业,由镇政府、银行、行业协会三方推荐,并经过风险资金池管理小组评审推荐,最终由银行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快速审批并发放贷款。

截至目前,已经帮助12家毛织企业融资2400万元。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春暖表示,大朗毛织企业通过该平台,最高可申请到500万元的贷款额度,最长3年。平台具有手续简单,运作快捷,利率优惠等特点。“由于很多毛织中小企业厂房证件不齐,原材料等很难抵押,银行的放款意愿低。如果企业向毛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提出申请,我们就会对它的这些抵押物进行审核,并进行担保。”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