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打造助残“广州经验”,残障朋友2021年有盼头
返回

打造助残“广州经验”,残障朋友2021年有盼头

浏览次数:432 分类:产经

今日广东网讯 通过康复训练,可改善缓解身体的障碍;通过教育和就业,能看见成长的可能;通过无障碍环境支持,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近年来,广州残疾人事业在资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康园工疗站建设、残障群体教育就业扶助等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打造了助残事业的“广州经验”。

其中,资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自2015年实施以来,五年资助逾14万人次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37人次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自2019年落地以来,已补贴总金额达678.58万元,支持了一批残障人士就业创业。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将在2021年着力突破助残事业的“瓶颈”问题,曾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困扰着每一个人的“残疾人托养”“高质量就业”“社区融入”等心头大石,或在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支持下,在这一年迎来突破口。

托养:部分残障朋友难以启口的痛,在社会多方支持下,或打破多个突破口

记者走访了解到,广州已建立了寄宿式托养、集中日间托养、社区居家安养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残障群体托养体系。但目前,寄宿式托养仍是残障群体托养的重要形式,残障朋友托养需求缺口较大。有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相对于残障人士数量,广州的托养机构数量仍显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较多普通的机构不具备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资质和服务能力。”

而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2021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广州将加快推进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星安居)项目建设,各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规划建设残疾人托养设施,逐步增加托养床位供给;广州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公共财政资助等方式,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残疾人托养行业,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小型社区日间托养机构,在开展残疾人日间托养照料的同时向居家托养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家政等生活服务。

在撬动闲置资源方面,广州市残联将协调民政、卫健部门制订完善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利用空置床位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政策措施,赋予康养机构、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托养功能,提高残疾人托养床位的供给;开展喘息式托养服务试点,对因突发情况、特殊困难而家中临时无人照料的残疾人建立临时托养照护服务体系。

在社区空间营造方面,广州将推进落实《广州市康园工疗机构及工疗人员资助标准实施办法》,制订《广州市康园机构管理办法》,保障康园工疗机构服务质量,试点建设“工疗站”2.0版本,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训练、辅助性就业、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日间托养和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试点后全市逐步推开。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系列计划都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广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调动市场托养资源需要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同时也需要联动各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大家一同共享资源。工疗站的升级建设,同样需要社区的场地支持,都需要花费功夫和时间,但都值得去尝试,也能展现广州包容和有爱的一面。”

就业:有尊严的就业从来都不易,广州将多领域创新残障朋友就业新模式

不仅仅是托养存在瓶颈。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残障群体的就业一直被局限。提到视障,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盲人按摩;提起心智障碍和精神障碍,第一时间想到工疗站;提起其他障碍,大多数时候也是想到基础类工作岗位。职业岗位的局限性,使不少残障朋友在寻找更高价值的就业路上失去了选择空间。有残障群体辅助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实际上,社会对残障朋友的了解还没达到工作协作的层面,在如何以优势视角挖掘残障群体的个人价值,还有很大发挥空间。此外,残障群体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选择同样密切相关。”

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2021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教育议题颇受关注。相关负责人指出,广州将精准核实排查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情况,加强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信息的公开;加快发展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探索开办残疾人本科教育;做好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申请便利等工作,保障残疾人大学生顺利入学;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推动15年免费教育,继续落实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特殊教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配合教育部门编制特殊教育学校布点规划,补齐特殊教育学校设施短板;以融合教育为导向,采取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四种教育形式,保障广州市残疾学生顺利安置入学,受教全覆盖。

此外,在为残障朋友赋能的同时,广州将建好办好广州市残疾人数字科技就业培训基地,提升残疾人参与数字科技工作的能力,加大网络培训力度,开拓电商、直播等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就业培训业务;提高就业培训与用工需求的一致性,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组织残疾人以工代训工作,鼓励企业参与残疾人就业培训;对残疾人就业创业予以扶持,确保“稳就业”工作目标,继续做好新增残疾人和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对应届大中专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还将推动社区“康园中心”网络开展辅助性就业,挖掘支持性就业项目;创新发展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各方联动和协作下,尝试整合社会企业、设计师、行业协会资源,搭建贯穿残疾人艺术就业全链条的平台,为残障艺术创作者赋能,打造残障艺术创作者就业新模式的同时,凸显广州“包容”“开放”的城市特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赞、贾政,通讯员 穗残宣

图/受访者提供

今日广东网讯 通过康复训练,可改善缓解身体的障碍;通过教育和就业,能看见成长的可能;通过无障碍环境支持,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近年来,广州残疾人事业在资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康园工疗站建设、残障群体教育就业扶助等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打造了助残事业的“广州经验”。

其中,资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自2015年实施以来,五年资助逾14万人次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37人次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自2019年落地以来,已补贴总金额达678.58万元,支持了一批残障人士就业创业。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将在2021年着力突破助残事业的“瓶颈”问题,曾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困扰着每一个人的“残疾人托养”“高质量就业”“社区融入”等心头大石,或在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支持下,在这一年迎来突破口。

托养:部分残障朋友难以启口的痛,在社会多方支持下,或打破多个突破口

记者走访了解到,广州已建立了寄宿式托养、集中日间托养、社区居家安养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残障群体托养体系。但目前,寄宿式托养仍是残障群体托养的重要形式,残障朋友托养需求缺口较大。有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相对于残障人士数量,广州的托养机构数量仍显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较多普通的机构不具备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资质和服务能力。”

而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2021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广州将加快推进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星安居)项目建设,各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规划建设残疾人托养设施,逐步增加托养床位供给;广州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公共财政资助等方式,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残疾人托养行业,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小型社区日间托养机构,在开展残疾人日间托养照料的同时向居家托养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家政等生活服务。

在撬动闲置资源方面,广州市残联将协调民政、卫健部门制订完善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利用空置床位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政策措施,赋予康养机构、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托养功能,提高残疾人托养床位的供给;开展喘息式托养服务试点,对因突发情况、特殊困难而家中临时无人照料的残疾人建立临时托养照护服务体系。

在社区空间营造方面,广州将推进落实《广州市康园工疗机构及工疗人员资助标准实施办法》,制订《广州市康园机构管理办法》,保障康园工疗机构服务质量,试点建设“工疗站”2.0版本,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训练、辅助性就业、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日间托养和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试点后全市逐步推开。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系列计划都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广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调动市场托养资源需要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同时也需要联动各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大家一同共享资源。工疗站的升级建设,同样需要社区的场地支持,都需要花费功夫和时间,但都值得去尝试,也能展现广州包容和有爱的一面。”

就业:有尊严的就业从来都不易,广州将多领域创新残障朋友就业新模式

不仅仅是托养存在瓶颈。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残障群体的就业一直被局限。提到视障,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盲人按摩;提起心智障碍和精神障碍,第一时间想到工疗站;提起其他障碍,大多数时候也是想到基础类工作岗位。职业岗位的局限性,使不少残障朋友在寻找更高价值的就业路上失去了选择空间。有残障群体辅助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实际上,社会对残障朋友的了解还没达到工作协作的层面,在如何以优势视角挖掘残障群体的个人价值,还有很大发挥空间。此外,残障群体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选择同样密切相关。”

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2021年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教育议题颇受关注。相关负责人指出,广州将精准核实排查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情况,加强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信息的公开;加快发展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探索开办残疾人本科教育;做好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报名、申请便利等工作,保障残疾人大学生顺利入学;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推动15年免费教育,继续落实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特殊教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配合教育部门编制特殊教育学校布点规划,补齐特殊教育学校设施短板;以融合教育为导向,采取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四种教育形式,保障广州市残疾学生顺利安置入学,受教全覆盖。

此外,在为残障朋友赋能的同时,广州将建好办好广州市残疾人数字科技就业培训基地,提升残疾人参与数字科技工作的能力,加大网络培训力度,开拓电商、直播等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就业培训业务;提高就业培训与用工需求的一致性,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组织残疾人以工代训工作,鼓励企业参与残疾人就业培训;对残疾人就业创业予以扶持,确保“稳就业”工作目标,继续做好新增残疾人和应届毕业残疾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力开展对应届大中专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还将推动社区“康园中心”网络开展辅助性就业,挖掘支持性就业项目;创新发展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各方联动和协作下,尝试整合社会企业、设计师、行业协会资源,搭建贯穿残疾人艺术就业全链条的平台,为残障艺术创作者赋能,打造残障艺术创作者就业新模式的同时,凸显广州“包容”“开放”的城市特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赞、贾政,通讯员 穗残宣

图/受访者提供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