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大作为,引领办会新风尚
返回

“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大作为,引领办会新风尚

浏览次数:613 分类:产经

今日广东网讯 “科技赋能,今年的人代会很不一般。”“真的很方便快捷,为‘广州人大i会议’服务小程序点赞。”“云上提交建议,速度真快!”……在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一款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开发的手机小程序——“广州人大i会议”,展现了“高效、绿色、低碳”的办会新风尚,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称赞。

实践证明,这一创新举措是“广州智慧人大”不断拓展系统功能,提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服务信息化水平的又一生动实践。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石奇珠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创新很好,在完善中优化提升,打造智慧人大中的又一个品牌。”

攻克难关如期实现上线运行

由于疫情防控,此次人代会期间实行闭环管理。如何更好地做好大会服务工作,保障代表履职更加有效,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难题。2020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智慧人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航浩提出“关于组织实施代表大会会议服务系统开发建设,争取明年大会上投入使用”的要求。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了有力有序推动系统如期落地使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制定了时间安排表,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定期召开项目会议,现场研究落实机关各部门(大会各工作组)有关意见和需求。“按照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简单易用、安全保密、共享共用的原则,力求做到安全快捷好用”,机关信息化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同志介绍说。

1月20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前夕,以“广州人大i会议”命名的小程序如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繁到精”的目标,也拉开了“云端服务大会”的序幕。

高效快捷 会务服务质效提升

打开“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的界面,会议信息、会务服务、会议文件、医疗卫生保障、总务服务、履职园地等板块一目了然。“以前我们开会都要拿着会议的日程表,现在用这个小程序,信息量很大,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市人大代表陈少华表示,小程序既方便代表随时随地查阅,又降低了纸质文件的使用,让代表更加快捷地获得大会信息,让大会服务保障变得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譬如,“大会报到”服务栏目改变了以往代表报到时排长队耗时耗力、分发材料容易出错的现象,代表报到时可以做到“扫码即走”——代表可以在小程序中随时查阅住房、餐饮、交通等信息。该功能将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幅度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中“会场安排”栏目则解决了以往700多名参会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员对号入座的难题。代表在小程序中的该栏目可以直接查询到本人座位号和会场座位图。“以往我们代表团工作人员要告知代表座位表,还要在现场引导,今年就方便多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天河团工作人员王晓明说道。

此外,由于今年代表驻地比较分散,小程序中的“交通安排”栏目则为与会人员提供了精准的乘车时间和地点。而电子餐券的使用,更是有效解决了以往用餐信息不精确、统计难、核销难等问题,工作人员通过扫码方式就餐,精准定位到“人”,确保了用餐信息的准确性,为合理统筹工作人员就餐,厉行节约、减少浪费提供了有力抓手。

贴心服务 代表履职保障更智慧

为更好地服务代表履职,小程序集成了“建议办理”“预算审查”等功能,代表通过手机可以直接登录代表议案建议管理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联名建议我都是通过小程序登记的,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市人大代表潘映珊说道。

据了解,大会期间,代表通过小程序提交代表建议、进行代表联名、对以往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评价等共1549人次;使用预算审查功能查看指定年份的预决算数据、数据报表、相关说明文档,进行可视化分析,在线提交代表意见合计136人次。

而板块中的“分组审议咨询”功能,则在代表报到后至大会闭幕期间一直开通,它改变了以往代表只能在分组审议时提问的情况,代表随时可以在线提出咨询,各部门实时在线解答,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交叉接触,也为代表提前准备审议发言、提出建议议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种创新的‘零接触’模式让我们感受到便利的同时,也增进了我们与各部门之间的互动沟通。”市人大代表张雅利表示,有关部门答复很迅速,有的堪称“分回”、“秒回”,同时,有了文字答复“留痕”,更方便代表后续跟踪。

小程序,大用途。虽然此次市人代会会期短,议程紧凑,但依托“云端服务”,“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发挥了大用途。据统计,大会期间,小程序共有1033人登录使用,18486人次使用该程序查询信息、提出询问,为确保大会顺利高效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魏丽娜 通讯员 翁创苗

今日广东网讯 “科技赋能,今年的人代会很不一般。”“真的很方便快捷,为‘广州人大i会议’服务小程序点赞。”“云上提交建议,速度真快!”……在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一款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开发的手机小程序——“广州人大i会议”,展现了“高效、绿色、低碳”的办会新风尚,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称赞。

实践证明,这一创新举措是“广州智慧人大”不断拓展系统功能,提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服务信息化水平的又一生动实践。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石奇珠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创新很好,在完善中优化提升,打造智慧人大中的又一个品牌。”

攻克难关如期实现上线运行

由于疫情防控,此次人代会期间实行闭环管理。如何更好地做好大会服务工作,保障代表履职更加有效,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难题。2020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智慧人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唐航浩提出“关于组织实施代表大会会议服务系统开发建设,争取明年大会上投入使用”的要求。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了有力有序推动系统如期落地使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制定了时间安排表,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定期召开项目会议,现场研究落实机关各部门(大会各工作组)有关意见和需求。“按照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要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简单易用、安全保密、共享共用的原则,力求做到安全快捷好用”,机关信息化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同志介绍说。

1月20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前夕,以“广州人大i会议”命名的小程序如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繁到精”的目标,也拉开了“云端服务大会”的序幕。

高效快捷 会务服务质效提升

打开“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的界面,会议信息、会务服务、会议文件、医疗卫生保障、总务服务、履职园地等板块一目了然。“以前我们开会都要拿着会议的日程表,现在用这个小程序,信息量很大,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市人大代表陈少华表示,小程序既方便代表随时随地查阅,又降低了纸质文件的使用,让代表更加快捷地获得大会信息,让大会服务保障变得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譬如,“大会报到”服务栏目改变了以往代表报到时排长队耗时耗力、分发材料容易出错的现象,代表报到时可以做到“扫码即走”——代表可以在小程序中随时查阅住房、餐饮、交通等信息。该功能将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幅度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中“会场安排”栏目则解决了以往700多名参会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员对号入座的难题。代表在小程序中的该栏目可以直接查询到本人座位号和会场座位图。“以往我们代表团工作人员要告知代表座位表,还要在现场引导,今年就方便多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天河团工作人员王晓明说道。

此外,由于今年代表驻地比较分散,小程序中的“交通安排”栏目则为与会人员提供了精准的乘车时间和地点。而电子餐券的使用,更是有效解决了以往用餐信息不精确、统计难、核销难等问题,工作人员通过扫码方式就餐,精准定位到“人”,确保了用餐信息的准确性,为合理统筹工作人员就餐,厉行节约、减少浪费提供了有力抓手。

贴心服务 代表履职保障更智慧

为更好地服务代表履职,小程序集成了“建议办理”“预算审查”等功能,代表通过手机可以直接登录代表议案建议管理系统、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联名建议我都是通过小程序登记的,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市人大代表潘映珊说道。

据了解,大会期间,代表通过小程序提交代表建议、进行代表联名、对以往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评价等共1549人次;使用预算审查功能查看指定年份的预决算数据、数据报表、相关说明文档,进行可视化分析,在线提交代表意见合计136人次。

而板块中的“分组审议咨询”功能,则在代表报到后至大会闭幕期间一直开通,它改变了以往代表只能在分组审议时提问的情况,代表随时可以在线提出咨询,各部门实时在线解答,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交叉接触,也为代表提前准备审议发言、提出建议议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种创新的‘零接触’模式让我们感受到便利的同时,也增进了我们与各部门之间的互动沟通。”市人大代表张雅利表示,有关部门答复很迅速,有的堪称“分回”、“秒回”,同时,有了文字答复“留痕”,更方便代表后续跟踪。

小程序,大用途。虽然此次市人代会会期短,议程紧凑,但依托“云端服务”,“广州人大i会议”小程序发挥了大用途。据统计,大会期间,小程序共有1033人登录使用,18486人次使用该程序查询信息、提出询问,为确保大会顺利高效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魏丽娜 通讯员 翁创苗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