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大湾区 大未来 |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广州这样做
返回

大湾区 大未来 |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广州这样做

浏览次数:447 分类:产经

今日广东网讯 4月19日,“大湾区 大未来”主题宣传(广州)媒体见面会在穗举行。广州市有关领导就广州如何围绕大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回答记者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广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索引领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市

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广州这几年发展重要投入和发展方向之一。

一是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布局建设“一区三城”主阵地,完善“1+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抓紧组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

二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深度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世界级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优化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制度。加快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

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为引擎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聚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水平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引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智能城市。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

二是高水平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重点领域打造形成“万千百”亿规模化产业集群梯队,稳定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三是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发展知识产权、现代会展、法律、设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推进国际商贸、国际科技创新、国际文化、国际教育医疗“四个中心”和国际物流、国际金融“两个枢纽”建设,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四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立重点行业“链长制”,强化产业链发展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壮大“5G+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一是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湾区大市场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支撑构建强大市场。

二是服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联通内外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展线上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擦亮“时尚之都”“会展之都”“美食之都”“电商之都”“定制之都”五张名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四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两新一重”等标志性、控制性、骨干性项目建设投产,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以城市更新为突破 提升城市能级

一是在巩固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方面,加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枢纽、航运枢纽,推动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位居第一;广州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5位;广州南站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第1。同时加快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改扩建,计划将高铁引入中心城区。

二是更好更快推动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推进重点地区“三旧”改造、“三园”转型和“三乱”治理,引领产业形态和城市形态重塑蝶变,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在全省当好示范和表率。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在富民兴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岭南乡村文化等方面更好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通讯员穗外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

今日广东网讯 4月19日,“大湾区 大未来”主题宣传(广州)媒体见面会在穗举行。广州市有关领导就广州如何围绕大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回答记者提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广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索引领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市

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广州这几年发展重要投入和发展方向之一。

一是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布局建设“一区三城”主阵地,完善“1+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抓紧组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

二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深度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世界级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优化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制度。加快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

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为引擎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聚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水平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引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智能城市。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

二是高水平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重点领域打造形成“万千百”亿规模化产业集群梯队,稳定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三是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发展知识产权、现代会展、法律、设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推进国际商贸、国际科技创新、国际文化、国际教育医疗“四个中心”和国际物流、国际金融“两个枢纽”建设,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四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立重点行业“链长制”,强化产业链发展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壮大“5G+北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一是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湾区大市场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支撑构建强大市场。

二是服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联通内外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展线上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擦亮“时尚之都”“会展之都”“美食之都”“电商之都”“定制之都”五张名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四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两新一重”等标志性、控制性、骨干性项目建设投产,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以城市更新为突破 提升城市能级

一是在巩固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方面,加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枢纽、航运枢纽,推动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位居第一;广州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4、第5位;广州南站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第1。同时加快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改扩建,计划将高铁引入中心城区。

二是更好更快推动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推进重点地区“三旧”改造、“三园”转型和“三乱”治理,引领产业形态和城市形态重塑蝶变,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在全省当好示范和表率。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在富民兴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岭南乡村文化等方面更好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通讯员穗外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