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增速19.5%!一季度广州经济稳健开局
返回

增速19.5%!一季度广州经济稳健开局

浏览次数:433 分类:产经

今日广东网讯 4月22日,广州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总体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扣除基数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平稳,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加固、持续向好。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404.09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05亿元,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34.14亿元,同比增长31.3%,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21.90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6.7%。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强认为,一季度,广州经济实现同比增长19.5%,略高于全国及全省水平,其背后是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各因素协同发力,均同比增长了30%以上,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38%,成为驱动经济高速恢复的最强劲动力。

看产业:农业稳,工业增,服务业复苏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重点农产品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11亿元,同比增长3.0%,比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分别提高1.5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1.81亿元,同比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12.61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香蕉和番石榴增势较好,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和7.6%。渔业总产值22.01亿元,同比增长9.9%;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0.3%。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8.8%,但生猪产能不断积蓄,生猪存栏27.53万头,同比增长57.2%。

工业生产稳健增长,汽车制造业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1.29亿元,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3.9%。

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2.9%,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64.5%,两年平均增长2.9%;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6.8%和17.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8%和2.6%。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6%和44.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和6.0%。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4.7%和69.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0.4%和23.7%。

新产品产量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及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4.3%和1.2倍;服务器、智能电视、电子计算机整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新产品产量实现倍增,同比分别增长12.8倍、2.1倍、2.0倍、1.2倍和1.1倍。

服务业稳步复苏,营利性服务业持续增长

1-2月(错月数据),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比2019年1-2月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4%。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11.0%。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6%,两年平均增长1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大幅增长63.0%,两年平均增长1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后疫情时期恢复加快,1-2月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1.3%,两年平均下降5.0%。

看动能: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存贷款增速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提速,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0%,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7.8%,两年平均增长1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1倍,两年平均增长6.7倍;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速下降8.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4%,两年平均增长16.7%。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长11.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14.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74.1%,同比大幅提高7.1个百分点。汽车、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8%、98.8%、1.3倍和1.5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0.8%,两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5.7%。

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认为,近年来广州制造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季度延续良好势头,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反映了疫情之后,广州正快速进入产业时代,城市更新全面深化将更加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高。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存贷款增速稳定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93万亿元、贷款余额5.76万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5.7%。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19.4%,中长期货币信贷同比增长23.3%。

交通运输稳步恢复,邮政业务加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货运量增势良好,同比增长29.8%,比1-2月提高6.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3%。

其中铁路货运持续发力,同比增长31.1%,比1-2月提高13.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航空、水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3.5%和5.4%。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6.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3%和2.2%。

客运量加快恢复,同比增长41.1%,比1-2月大幅提高37.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下降15.3%。其中铁路、航空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6.1%和35.9%,均比1-2月提高超30个百分点。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6.8%,比1-2月大幅提高44.4个百分点。邮政业增速有所提升,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9.59亿元,同比增长44.0%,两年平均增长25.7%。

看双循环:餐饮汽车消费旺,进出口呈双位数增长

商品销售加快复苏,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9.57亿元,同比增长31.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5.8%。

汽车消费持续回暖。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由去年同期下降32.3%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增长6.9%。部分生活用品需求猛增。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需求仍较高,零售额同比增长42.5%,两年平均增长31.6%;饮料类和烟酒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84.4%和56.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2.1%和13.1%。

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71.8%和29.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8.5%和22.5%;通信器材类、家电音像器材类等电子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4.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4%和14.7%。

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444.4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总值1420.6亿元,同比增长29.2%;进口总值1023.8亿元,同比增长11.7%。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兴市场不断开拓。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5.5%,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5.1%。实际使用外资132.07亿元,同比增长34.0%。

看民生:物价稳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持平,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持平;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趋势,同比下降13.8%,比1-2月继续下降2.0个百分点;衣着类、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类同比分别上涨1.0%、0.5%和下降1.3%。受钢材、铜等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等价格上涨影响,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购进价格指数(IPI)双双上涨,同比分别上涨1.5%和0.3%,比1-2月分别提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9元,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4元,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季度,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其中,卫生健康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4.1%、40.8%、25.6%和19.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主要行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

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77万人,同比增长52.8%;城镇登记失业率2.24%,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行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13.0%、12.8%和8.0%;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5.0%和3.0%;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加速恢复,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8.0%、6.7%和3.7%;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互联网新业态继续发挥“稳就业”的作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7%。

总的来看,一季度广州经济在良好运行中“固稳蓄进”,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部分领域恢复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要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积蓄经济复苏积极因素,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促经济加快全面恢复、提质扩量。

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欧江波认为,新动能正在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甚至主导性动力,成为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这既是全球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州上下超前规划、努力拼搏的合理成果。疫情使得传统产业萎靡、线下服务阻隔,这在客观上也加快了新兴产业和线上服务的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穗统宣 林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苏韵桦

制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谭惠兰

今日广东网讯 4月22日,广州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总体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扣除基数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平稳,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加固、持续向好。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404.09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05亿元,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34.14亿元,同比增长31.3%,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21.90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6.7%。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强认为,一季度,广州经济实现同比增长19.5%,略高于全国及全省水平,其背后是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各因素协同发力,均同比增长了30%以上,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38%,成为驱动经济高速恢复的最强劲动力。

看产业:农业稳,工业增,服务业复苏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重点农产品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11亿元,同比增长3.0%,比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分别提高1.5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1.81亿元,同比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12.61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香蕉和番石榴增势较好,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和7.6%。渔业总产值22.01亿元,同比增长9.9%;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0.3%。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8.8%,但生猪产能不断积蓄,生猪存栏27.53万头,同比增长57.2%。

工业生产稳健增长,汽车制造业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1.29亿元,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3.9%。

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2.9%,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64.5%,两年平均增长2.9%;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6.8%和17.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8%和2.6%。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6%和44.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和6.0%。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4.7%和69.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0.4%和23.7%。

新产品产量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及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4.3%和1.2倍;服务器、智能电视、电子计算机整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新产品产量实现倍增,同比分别增长12.8倍、2.1倍、2.0倍、1.2倍和1.1倍。

服务业稳步复苏,营利性服务业持续增长

1-2月(错月数据),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比2019年1-2月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4%。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11.0%。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6%,两年平均增长1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大幅增长63.0%,两年平均增长1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后疫情时期恢复加快,1-2月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1.3%,两年平均下降5.0%。

看动能: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存贷款增速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提速,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0%,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7.8%,两年平均增长1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1倍,两年平均增长6.7倍;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速下降8.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4%,两年平均增长16.7%。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长11.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14.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74.1%,同比大幅提高7.1个百分点。汽车、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8%、98.8%、1.3倍和1.5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0.8%,两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5.7%。

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认为,近年来广州制造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季度延续良好势头,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反映了疫情之后,广州正快速进入产业时代,城市更新全面深化将更加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高。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存贷款增速稳定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93万亿元、贷款余额5.76万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5.7%。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19.4%,中长期货币信贷同比增长23.3%。

交通运输稳步恢复,邮政业务加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货运量增势良好,同比增长29.8%,比1-2月提高6.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3%。

其中铁路货运持续发力,同比增长31.1%,比1-2月提高13.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航空、水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3.5%和5.4%。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6.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3%和2.2%。

客运量加快恢复,同比增长41.1%,比1-2月大幅提高37.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下降15.3%。其中铁路、航空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6.1%和35.9%,均比1-2月提高超30个百分点。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6.8%,比1-2月大幅提高44.4个百分点。邮政业增速有所提升,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9.59亿元,同比增长44.0%,两年平均增长25.7%。

看双循环:餐饮汽车消费旺,进出口呈双位数增长

商品销售加快复苏,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9.57亿元,同比增长31.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5.8%。

汽车消费持续回暖。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由去年同期下降32.3%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增长6.9%。部分生活用品需求猛增。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需求仍较高,零售额同比增长42.5%,两年平均增长31.6%;饮料类和烟酒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84.4%和56.0%,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2.1%和13.1%。

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71.8%和29.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8.5%和22.5%;通信器材类、家电音像器材类等电子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4.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4%和14.7%。

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444.4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总值1420.6亿元,同比增长29.2%;进口总值1023.8亿元,同比增长11.7%。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兴市场不断开拓。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5.5%,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5.1%。实际使用外资132.07亿元,同比增长34.0%。

看民生:物价稳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持平,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持平;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趋势,同比下降13.8%,比1-2月继续下降2.0个百分点;衣着类、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类同比分别上涨1.0%、0.5%和下降1.3%。受钢材、铜等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等价格上涨影响,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购进价格指数(IPI)双双上涨,同比分别上涨1.5%和0.3%,比1-2月分别提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9元,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4元,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季度,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其中,卫生健康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4.1%、40.8%、25.6%和19.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主要行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

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77万人,同比增长52.8%;城镇登记失业率2.24%,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行业就业规模稳中有升,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13.0%、12.8%和8.0%;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5.0%和3.0%;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加速恢复,期末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8.0%、6.7%和3.7%;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互联网新业态继续发挥“稳就业”的作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7%。

总的来看,一季度广州经济在良好运行中“固稳蓄进”,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部分领域恢复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要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积蓄经济复苏积极因素,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促经济加快全面恢复、提质扩量。

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欧江波认为,新动能正在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甚至主导性动力,成为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这既是全球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州上下超前规划、努力拼搏的合理成果。疫情使得传统产业萎靡、线下服务阻隔,这在客观上也加快了新兴产业和线上服务的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穗统宣 林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苏韵桦

制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谭惠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