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潮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深化简政放权 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返回

潮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深化简政放权 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浏览次数:788 分类:潮州新闻

走进潮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方显示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即时办件数据;办公区域划分科学规范,流程指引清晰,场面忙而有序;在6楼湘桥专区,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答疑,娴熟地受理各种申请……专业、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2021年,潮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重心下移,简政放权,切实做好“放权强区、放权强镇”,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放权强区激发基层内生动力

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湘桥区经济社会发展,潮州开展了潮州市政府与湘桥区政府事权改革,推出一系列举措,着力解决潮州市政府与湘桥区政府事权关系存在的问题,以此激发湘桥区内生发展动力。

11月29日,湘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新设立和归并的4个政府机构挂牌运作。此次事权改革,湘桥区新设立城综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和自然资源局,并对湘桥区原工信局和商务局进行归并整合,全面承接市下放、委托涉及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和城管执法等5个领域事权共2226项,其中依申请类权责清单67项,依职权类权责清单2159项,以“厘权责、简流程、优服务”为主线,将潮州市政府与湘桥区政府改革向更优更高效推进。

湘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创阳介绍,本次事权改革有三大亮点,一是市级人、财、物最大限度向湘桥区倾斜,划转行政事业编制324名,现任划转的在岗人员及部门运转经费由市级保障,有效减轻湘桥区财政压力,办公和执法配套设备上也得到市级大力支持。二是落实“传帮带”,由市级下派业务骨干指导新设立的区级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帮助有序平稳过渡,时限为一年。三是实行“点菜式”赋权,真正针对湘桥区的社会管理和发展需求赋权,解决长期以来在社会管理、服务群众以及经济发展中湘桥区突出存在的痛点堵点。

放权强镇规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粤自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智能叫号机、信息查询机……潮安区东凤镇公共服务中心设施完善,先进的设备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纷纷赞叹“高大上”。

记者了解到,东凤镇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新建一栋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楼。首层大厅共设置了14个便民办事窗口,整合各项委托下放事项,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只是潮州全面开展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公共服务向镇街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的一个缩影。潮州牢牢把握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始终坚持正确路径推进改革,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基层放权赋能,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让基层群众有更直接的获得感。

在镇街改革中,潮州市组织市级各审批部门梳理出193项可由镇街就近实施的依申请事项作为指导目录,为各县区开展权责下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全市各县区第一批调整了366项依申请类权责给镇街,第二批近期已相继公布,预计70多项。除了依申请事项,本轮镇街改革还涉及监管权责,潮州市司法局组织调整了158项监管事项给镇街实施,加强了基层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

为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潮州市对镇街公共服务大厅建设进行统一规范,设计编制了一整套镇街公共服务大厅建设标准,设计中充分融合了党建、政务服务元素,并用二维码向群众提供办事指南,增设服务功能区域,配齐设施设备,全市共48个镇街都已按照规范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基层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度提升。镇街公共服务大厅成为本轮镇街改革的一大亮点。

便民利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州市政数局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6个联办事项全部集中在一个专区、一窗受理,只需提交一套申请材料,数据网端推送,信息一次性采集,便可实现一站通办、一日办结。

接下来,潮州将立足实际,把“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坚持“惠民、优政、善治、兴业”定位,围绕实现“四个一”(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统管、一网兴业)目标,持续深化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