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搭建“百校千企”对接平台 企业按需下单学校订单培养
浏览次数:271 分类:企业
12月20日,佛山举办“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活动,近90家佛山企业与近60所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对接,互换联系方式、人才需求信息,为日后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准备。同时在佛山人才网搭建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上,也有超过1000家佛山企业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佛山提出推进“制造业当家”,对技能人才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极大提升。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牵头搭建对接平台,推动企业“按需下单”、学校“订单培养”,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企业期待
深入参与专业课程设置精准培育需求人才
佛山拥有数量庞大的制造企业,很早就开始推进校企合作培育技能人才,并取得突出成效。但受经济形势、市场变化等影响,校企之间仍存在信息不通畅、专业设计不够科学、部分行业领域人才供需不均衡等问题。岁末年初,企业用工短缺更时有发生。
“我们创新搭建‘百校千企’线上线下对接平台,目的就是进一步畅通校企双向输送的人才培养渠道。”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佛山群志光电有限公司与国星光电两家企业在活动上作了带岗路演,介绍企业情况、用人需求、薪酬待遇等,吸引不少技工学校的目光。
作为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5万名员工的全球第五大面板企业,群志光电向机电类、自动化类、数控类、工业机器人类等急需人才抛出“绣球”。群志光电HR姜彩云介绍,企业不仅提供优厚待遇,给予技能人才“六险一金”,同时提供提升渠道,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帮助员工提升学历,6年来已有1000多名员工受益。
国星光电主管刘静宇介绍,近年来,企业单独设立技师晋升体系,就是为了培养、留住更多优秀技工人才。
对企业而言,随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需求早已不止人才输送,还需要“量身定制”。
“公司正大力推进数字化升级,需要更多相关领域的技能人才,希望与合适技工学校对接,往‘订单班’方向去培养人才。”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莅萍表示,订单式培养人才让校企在课程设施、师资力量、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培养的人才更契合企业所需,让学生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立刻上手。这种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有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我们来就是为了储备人才,像扪皮、围边等这类无法用机器替代,需要手工操作的岗位月薪过万,但相关人才仍旧稀缺。”佛山金龙恒家具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周晓宁坦言,企业培育这类熟手工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如果能够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让企业工匠到学校参与教学,将有助于培养精准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学校期待
第一时间掌握需求信息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向现场不少企业派发了宣传资料。“我们学校在园林绿化、社会服务等领域有较强人才培养优势,有不少毕业生来到佛山就业。”学校相关负责人梁峰说,广佛同城非常方便人才交流互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向佛山企业宣传学校,同时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为接下来合作打下基础。
除了线下直面对话,本次活动还延伸到线上。“‘百校千企’平台有助于打破校企之间的信息壁垒。”桂城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海辉表示,该平台帮助学校第一时间掌握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学校也希望与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专业上的深度开发,让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趋势。
在与企业交流中,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廖晓中发现,企业对“订单班”需求大增,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也备受欢迎。“我们学校‘订单班’的生源占到全校生源三分之一。”他表示,“订单班”是破解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新型学徒制让一线技术工人有机会与职校老师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业务技能。
此外,佛山校企合作还探索出不少新模式。维尚家具项目经理叶贵荣说,企业去年开始与学校探索“大学社团”式的培养模式。“大学社团”类似于兴趣小组,匹配相应培训课程,企业派出专业人员授课,一方面不再局限企业指定专业学生,而是向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教授技能课程;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引导他们毕业后愿意来到企业工作。
上一篇: 中山市翠亨新区总部企业已达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