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星火成炬,16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取得实效
浏览次数:579 分类:公益
走在位于燎原路的任围片区,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历史老街焕发了新的活力。
2021年以来,佛山市禅城区围绕创文工作推出了“16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并利用“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对16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任围片区的“新生”正是禅城创文工作的成果之一。
近一年来,禅城的村容村貌、城市景观实现跃升,母婴设施、农贸市场得到改进,好人文化、优良家风得到弘扬……各项落到实处的重点工程有效推动了禅城的城市文明形象更上一层楼。
大数据赋能
16项重点工程纵深推进
“全市同心齐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12月初,在夜幕降临之后,万科金融中心和九鼎国际城户外LED幕墙上轮播的公益广告引来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这只是禅城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缩影。2021年5月,禅城区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专项工程工作方案(2021—2023)》,围绕“推动智慧创建、改善市容环境、促进生活便利、优化交通出行、强化文明实践”五大方面,推出了“16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深入开展创文工作。16项重点工程,每项都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牵头,与禅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民生实事、营商环境建设等工程统筹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为全区乃至全市创文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在2021年进入2.0阶段。升级后的系统围绕“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三个方面,实现了操作布局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操作权限优化等多项突破,还创新性地加入了手机端小程序,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
在“大数据+文明创建”系统的赋能之下,禅城区“16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不断推进。经由云平台专职网格员的推动,各单位以系统为指引,对照总目标,不断优化具体的项目措施,对照问题清单及时闭环处理,打造出了一批品牌项目和示范点,把“问题清单”变成了群众的“幸福清单”。
民生实事落地
美丽禅城幸福满满
通过“16项创文重点专项工程”的纵深推进,禅城的城乡面貌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这一年里得到进一步优化,文明创建工作带来的文明新风尚也给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1楼儿保科旁,一间面积近20平方米的母婴室中,婴儿床、换尿布台、冷热水洗手台、饮水机、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销售婴儿用品的自动售货机。
“我的大宝和二宝都是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出生的。”罗女士说,她每次来医院几乎都会使用这个母婴室,觉得里面的设备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每个宝妈的需求。“母婴室私密性强,里面的空调有暖气,冬天给宝宝换尿片也不怕着凉,使用过程非常安心!”罗女士说道。
2021年,禅城区的母婴室建设改造按下了“快进键”,全区目前共有32个公共场所,包括医院、景区景点、交通场站、大型商场、政务大厅等,设置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母婴室。
此外,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提升、智慧化农贸市场建设等“贴民心、解民忧”的工程也在2021年加速推进。落到实处的“幸福清单”,赢得了市民一致好评。
好人好事频现
文明之风吹拂禅城
2021年11月,外卖小哥欧阳海锋勇救落水女孩的视频刷爆了佛山人的朋友圈,感动了9000多万网友。禅城区文明办也迅速为其颁发了点赞证书和慰问金,对其行为表示赞许和感谢。欧阳海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地说,他相信其他人看见也会这样做,因为“佛山禅城是一座有爱的地方。”
2021年以来,禅城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阳江海陵岛紧急救助溺水儿童的何晶、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徐婉婷、救助晕倒老人的叶丽涓……得益于“好事发生—好人点赞—典型宣传”这一系统化的文明培育,目前,禅城拥有各类好人和道德人物超过700名,他们的故事感染了无数市民,大家共同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谱写了温暖的赞美诗。
除了受到万千点赞的好人好事外,禅城的志愿者行动也一直走在前列。11月9日,禅城区同步开展了百个农贸市场及周边背街小巷清洁专项行动。不少志愿者手持扫帚等工具,对卫生死角进行了深入清洁。参与当天清洁行动的志愿者阿肃是第一次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他坦言,自己虽然有点累,但觉得很开心。“看到道路被清洁干净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也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说道。
2021年,禅城区共开展1.5万场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8万小时,注册志愿者人数也已突破17万,每不到8个人里就有一位是注册志愿者。此外,2021年禅城区还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好家风好家教传承弘扬、文明网络环境营造等多项工程,越来越多的禅城人主动加入文明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种下一粒又一粒文明的种子。
上一篇: 中山火炬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活动
下一篇: 中山南区为户外劳动者送上冬至暖心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