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新闻 / 世界吉他工厂惠阳:流行音乐发展十分活跃
返回

世界吉他工厂惠阳:流行音乐发展十分活跃

浏览次数:986 分类:惠州新闻

在今年8月的第六届淡水音乐节上,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淡水、惠城区、深圳、东莞、香港的乐队,为从各地来的超过6000人次观众尽情释放他们的音乐激情。仅从参加人数上看,淡水音乐节的号召力不可小觑。这个音乐节从2010年始,至今已每年不落地持续了6年,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而淡水音乐节也可谓惠阳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侧影。相比惠州其他县区,惠阳的流行音乐发展显得十分活跃。是什么造就了惠阳流行音乐的异军突起?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来到惠阳一探究竟。
曾经星光闪耀
过去高峰期淡水拥有五六十支乐队,流行音乐盛极一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惠州流行音乐的繁荣时期,更是惠州音乐界一段辉煌的岁月,这是惠州音乐人的集体记忆。当时的广东岭南轻音乐团不仅在广东有名,也曾轰动全国。当时最红的歌手黄红英,成为惠州、广东乃至内地的第一代流行歌手,被称为“小邓丽君”。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惠州民间的流行音乐光环褪去,但余温仍在。作为深圳特区的后花园,淡水因地理优势,得以被深圳的星光辐射。一些优秀的歌手乐手曾来过淡水,如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和零点乐队就曾经在淡水酒吧驻唱过。流行音乐的盛行加上这些名人的到来,在音乐磁带推波助澜下,催生出一批本地乐队。据了解,高峰期,仅仅淡水就有五六十支乐队同时存在。
乐队驻唱酒吧刚开始场场爆满,深圳东莞粉丝都过来捧场
活跃在淡水的音乐人陈振民是湛江人,2005年来到淡水。来淡水之前,他在全国多地的酒吧驻唱过,后来发现还是在惠阳酒吧工作收入高一些,就留了下来。来到这里之后,他在当地一家叫音乐无限的酒吧驻唱。在这里,他认识了从全国各地来惠阳的音乐人。
酒吧老板张建宏是位音乐发烧友,一心要办纯音乐酒吧的他2003年在淡水开了音乐无限酒吧后,这里很快成为淡水音乐人的根据地。酒吧邀请了当地音乐人每晚驻唱,吸引了一大批爱好音乐的人。当时的淡水,几乎没有酒吧有乐队驻唱,所以刚开始,这里几乎场场爆满。
在那里,陈振民体会到明星一般的感觉,享受着观众的捧场,一首歌曲完毕掌声随即响起,还有人专门从深圳、东莞来听他唱歌。“这种滋味太美妙了。”虽然当时他的乐队仅有两个人,但他们卖力尽兴的表演总让观众感觉很过瘾。
陈振民说,2003年至2007年间惠阳出现了音乐断层,大部分乐队解散。“虽然大部分乐队解散了,但之前影响了许多人。”至2010年,流行音乐在淡水又开始复苏。
从民间自发到官方支持
民间音乐人自发组织第一届摇滚音乐节
2010年被视为淡水流行音乐新的起点。就在这一年,活跃在淡水的民间音乐人自发组织了第一届摇滚音乐节。
Runaways乐队的键盘手詹蔚浩是当时音乐节的发起人之一。“我们经常听别人说,淡水没有音乐氛围,都跑到惠城区去看演出。当时淡水根本就没多少支乐队,于是我们乐队几个成员就商量着能不能由我们发起组织一场音乐节。”当时队里包括詹蔚浩在内的几名成员出去物色场地,最后找到一家商场六楼一个露天场地,搭起了舞台、配好了灯光效果。虽然第一次组织在流程与技术上都显得生涩,但这个民间的交流演出吸引了淡水及惠城区8支乐队参加,活动当晚来了两三百名观众。此后更多的当地青年、学生开始关注本地乐队,这次活动一时间也成为这些年轻人津津乐道的盛事。
从第三届开始政府给予支持,今年的活动有6000余观众参与
从2010年第一届到2015年第六届,如今这个音乐节如其“唤醒基因”之名一样,唤醒了民间的音乐细胞,具有本土草根亮点。
音乐节以淡水为依托,辐射珠三角,面向全国,现已成为淡水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也逐渐成为淡水城市文化名片之一,不仅有固定的赞助商,从第三届开始,政府也给予了支持,淡水街道成为主办方,实现从民间走向了官方。无论是专业的设备,还是参演活动的乐队及演出质量,淡水音乐节已然是当地流行音乐活动的头牌。今年8月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六届淡水音乐节,观众就超过了6000人。
在淡水音乐节的基础上,当地政府也煞费苦心,助推惠阳民间音乐发展。从2014年始,当地政府每年着力打造惠阳区原创音乐会,意在发掘、鼓励本土的编、写、唱音乐人才,进一步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也成为本土音乐人才展示才艺的一个官方舞台。
播种者
创作型音乐人影响不少青少年走上音乐道路
如果惠阳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助推的话,那么就要说一说潘海兵。潘海兵1990年7月毕业于梅州一所艺术学校,后来到淡水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如今是惠州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
做了25年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了孩子们,他将属于自己的音乐时间压缩得一干二净。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孩子经由他走上音乐道路。目前淡水许多歌手、乐手在读书时期便认识他。“他就像颗种子一样,把流行音乐种到我们中间来。”Pala乐队主唱隋诗遥是淡水人,学生时期便认识了潘海兵,并在他的启蒙下走上音乐道路。而詹蔚浩本身就是潘海兵的学生。
带着骨子里的不甘与热爱,潘海兵在音乐教育的同时,拿起吉他和纸笔填词作曲。2008年他写下第一首原创歌曲《如果爱我就别离开我》,并由陈振民演唱录制。这首歌上传到网络上后,一时间,淡水的大街小巷都时常能听到这首歌。“我去理发,理发店里放着这首歌,去逛超市也听到这首歌。”良好反响更给予了潘海兵信心,随后,他又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客家童谣《我家就在南海边》。
2009年,在惠州市第二届声乐艺术节上,《如果爱我就别离开我》、《我家就在南海边》两首歌曲分别获得通俗组金奖和童声组铜奖。接下来,他创作的《转屋家》、《客家好姑娘》、《阿妈,你在何方》、《想你》都获得省的金奖或银奖,而《明天一定到山顶》还获得了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客语流行十大金曲奖。
“潘老师创作的客家歌曲有别于传统山歌,而是融入了很多流行、民谣甚至摇滚元素。跟传统客家山歌有区别,但也保留山歌传统,曲风清新,让现代人更易于接受。”陈振民说。如今,在惠阳的流行音乐中,潘海兵领衔的新客家流行音乐别树一帜,为惠州的本土音乐创造增添了光彩。
音乐机构助推
音乐氛围好,好多学生到音乐培训机构学习
与此同时,一些音乐培训机构也在淡水如雨后春笋冒出,成为淡水音乐后起之秀诞生最先的土壤。目前在淡水的音乐培训机构至少有四五十家,包括吉他、架子鼓、钢琴、声乐、贝斯等等培训班。
每到周末,淡水街头的一家音乐培训中心就有从小学到中学的学生不断地往来于此。闫伟是这里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吉他老师,2010年这家琴行开办至今,从这里走出了近千人次的音乐学生,在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中有很高知名度。“我发现,来我这里学的孩子都是真正爱音乐的,而不是家长或学校要求的。”闫伟说,惠阳的音乐氛围好,初、高中学生接触流行音乐比较多,更渴望也更容易接受流行音乐。市场因需求而产生,这也是淡水音乐培训机构众多的原因,而遍地开花的音乐培训机构又为惠阳流行音乐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47
 
 
惠阳出产全球60%的吉他,这种背景成为一股助推力量
除吉他老师的身份之外,闫伟还另有头衔: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尤克里里委员会主任、吉他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对于惠阳的吉他产业,闫伟说了一个大数据:“惠阳可谓是世界吉他工厂,全球60%的吉他产于此,这里有着完整的吉他产业链条。”闫伟说,有着深厚底蕴的吉他文化产业对酒吧演绎、音乐培训和国内外吉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厂家支持文化事业,音乐人在外推广惠阳自家吉他产业。吉他产地的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惠阳流行音乐的发展。”
对于闫伟的说法,潘海兵也表示认同,“作为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来吉他厂交流的一线音乐人等都会到惠阳来,这也给本地音乐人制造了一些交流的机会。”
直至目前,淡水已有Pala、改造人、Runaways等十几支本土乐队,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校园乐队。潘海兵、闫伟以及张建宏3人组建了惠阳流行艺术团,将音乐人才汇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创作,现有团员骨干超过100人。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