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多品种桑葚上市:丰富市民果盘子 充盈村民钱袋子
浏览次数:327 分类:乡村振兴
4月份是桑葚的盛采期,走进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久久家庭农场,放眼望去,绿叶掩映下,一簇簇桑葚缀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游客手提篮筐,惬意采摘。清甜爽口的桑葚在丰富市民“果盘子”的同时,也充盈了果农的“钱袋子”。
“这些八分熟的果实是刚刚采摘的,稍后便要发往梅州城区。前期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桑葚产量和品质都不错,订单也供不应求。”久久家庭农场负责人钟剑一边忙着打包桑葚一边告诉记者,他2018年开始在当地集约30多亩土地发展桑葚“特色种植+观光采摘”产业,现在桑葚已进入丰产期,亩产量可达2000斤、亩产值约4万元。“不同品种桑葚的成熟期略有不同。我们农场种植的传统黑紫桑葚、桂花蜜、长桑果、金香葚等4个品种桑葚渐次成熟,到了周末,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络绎不绝。尤其是几个新品种都是业内新培育的,一经上市便受到市场青睐,别的地方暂时还未上市呢。”钟剑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桂花蜜、长桑果、金香葚等新品种桑葚。
“采摘经济”带旺了休闲观光、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也带动了就业、充盈了村民的“钱袋子”。“我就住在农场附近,平时需要接送小孩上下学,在农场工作时间灵活,一天工作满8个小时就有100元的收入。”陂角村村民赖桂秀说。
“目前,农场创收主要依靠鲜果销售、农旅采摘和部分制成桑葚酒售卖。其实桑树全身都是宝,芽尖可以煮汤,清目润肺;桑叶可以制作挂面、茶叶;果实除了直接食用,还可以制成桑葚酒。下一步,我们计划瞄准市场需求,延伸拓展桑葚深加工产业链条,从鲜果售卖到桑葚酒、桑葚干、桑葚面条等进行多元化深加工产品研发,进一步做大做强桑葚产业。”钟剑表示,他已经与线下大型生鲜商超、水果店达成相关合作,全力拓宽线下销售渠道。“考虑到桑葚不易储存,运输损耗较大,我们采取‘订单式’线下销售模式,从采摘到配送仅需要4小时。”钟剑说。
“近年来,我们镇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的突破口,依托农旅融合模式,合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蕉城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产业振兴作为“重头戏”,引导扶持桑葚、草莓、火龙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让这些小果子逐渐“长成”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