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多所高校师生到河源乡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

多所高校师生到河源乡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207 分类:乡村振兴

连日来,多所高校师生到河源市各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文化助力,绘出乡村新美景

河源技师学院的暑假“三下乡”活动将“大思政课”搬到乡村、田野与山林,引导广大青年将青春播撒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在紫金县水墩镇雅布村,师生们根据当地需求和特色,进行墙绘设计与创作。

看着一幅幅美丽的墙绘,雅布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感谢青年师生来到村里支持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夏天,我也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成长的乐趣。”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邓建辉说。参与乡村墙绘创作的老师吴凌认为,此次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广州新华学院承席启韵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和平县林寨镇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围绕林寨镇乌石村的“席床生日节”,调查非遗文化在乡村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席床生日节”于2013年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学生们割草、破草、晒草、过草、扭纲……与村民黄仟一同体验了打草席的过程。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结束后,广州新华学院承席启韵乡村振兴促进团还在和平县图书馆活动室举办了一场“非遗进课堂”活动,为在场的32名小朋友推广普及非遗文化。此外,大学生们还将调研中的收获带到了活动中,展示了如打席专用的“淡水草”、“扭纲”后的麻及老党员赠与的席拳棍术定制队服、“席床生日节”传承人送的珍贵老照片等,深受现场小朋友们的喜爱。

义教下乡,厚植乡村教育情怀

“这道题怎么做?”“我这幅画色彩对吗?”“溺水了怎么自救?”在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爱苗护苗、健康成长”公益暑假班上,孩子们积极提问,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求答案。“近几年,陂角村每到寒假暑假,都会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假期课程,在校大学生们也会积极报名参与。”陂角村妇联主席梁剑英说。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被忘记的英勇故事……”在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广东科技学院先锋朝阳宣讲小分队通过互动性宣讲方式,为孩子们讲述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红歌教唱、手语教学、防溺水、防诈骗安全知识教育等课程,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广东科技学院带队老师周伶梦说。

在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马赤行党史学习实践团以“红色紫金·根脉传承”为主题,设置了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歌曲传唱、党史手抄报、红色影片鉴赏、党史侦探游戏五大专题,结合紫金当地红色文化,重点介绍刘尔崧、刘琴西、赖炎光等紫金革命先烈的事迹,引导学子们植根紫金土壤,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将学习党史和讲好党史故事相结合,让青少年对家乡的先烈和革命历史有所了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大学生张家慧说。

爱心助农,感受乡村斑斓色彩

“欢迎来到‘义合人家’直播间,我们先看这款由义合镇自产自销的糯小麦……”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在东源县义合镇人才驿站开展直播带货。

带队教师赵娜表示,这批学生虽然来自不同专业,但是配合得十分默契,除了开展直播带货,还为镇里拍摄了宣传片。表演专业的刘寿雨表示,参与直播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对乡村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陈建表示,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华南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们更好地助力义合镇振兴发展。

爱心助农,感悟乡村变迁。在柳城镇,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跟踪观察柳城“一田两茶”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石侧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实践,计划完成《一个小山村的“融湾”“融深”故事》调查报告,帮助村里提炼乡村振兴发展经验,助力乡村品牌对外宣传推广。

在和平县礼士镇,广东科技学院先锋朝阳宣讲小分队围绕“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党史宣讲”“党建+乡村振兴”“党建共融共建”等4个主题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接受社会大课堂的洗礼,增长了见识,发现了不足,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大学生曾育贤说,今后会将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