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东莞南城石鼓:“城中村”换新颜 “城中景”入画来
返回

东莞南城石鼓:“城中村”换新颜 “城中景”入画来

浏览次数:262 分类: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南城街道石鼓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末端执行力”,昔日杂乱的“城中村”变成“城中景”;持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居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感油然而生;大刀阔斧推进“工改工”,向土地要空间要效益,朝着亿元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昔日“城中村”如今换新颜

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曾经的石鼓社区河脏、楼旧、路乱,与城市中心的繁华景象格格不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鼓社区党委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以生态绿色改善生活、以水景灵气凝聚人气、以人文积淀体现岭南文化”的社区特色,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增进社区居民福祉。

与此同时,石鼓社区党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彻底改变“城中村”杂乱的问题,石鼓河畔、石鼓生态公园等成为“城中景”。

“从‘杂乱’到‘美丽’,社区大变样。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把社区变得更好的方式,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同时,增强其获得感。”石鼓社区党委书记李艳飞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居民体育锻炼,石鼓社区将一个室外篮球场改造为室内篮球场馆,与宏远篮球训练营合作,为社区小朋友进行免费教学。

石鼓社区还陆续对生态公园和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文化大舞台等配套设施,为居民创造更多娱乐活动空间;为了更加彰显独特的“石”文化,社区还建成了村史馆,用于保留社区的珍贵记忆。

未来,石鼓社区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计划通过村企合办养老院、打造儿童乐园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服务。李艳飞透露,社区还打算筹办一所幼儿园,让社区内的孩子免费上幼儿园。

力推“工改工”迈向亿元村

石鼓社区的蝶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一方面,搬迁至楼盘小区的本地居民看到家乡的变化后,不少人搬回来居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来到石鼓租住。据不完全统计,石鼓社区的常住人口每年增加500—600人。

村变美了,人气旺了,居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李艳飞介绍,以余庆路两边的商铺为例,在美化升级后,铺租普遍都有50%左右的增长。与此同时,石鼓社区还对村属物业和土地进行整合,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00万—400万元。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石鼓社区迎来高速发展,随着外资涌入,集体建设用地可谓供不应求,通过土地、厂房租赁赚取租金收入,成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初始版本”。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前的厂房建设标准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落后,不仅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土地效能也难以提升。如何向土地要空间要效益?李艳飞坦言,持续稳定的收入,才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为此,社区积极探索老旧厂房改造工作。

石鼓社区有341亩的村集体厂房,这批厂房建于20世纪末,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社区党委积极推动旧改工作。2022年7月19日,由亚创集团操刀的“工改工”项目成功通过备案,项目就位于石鼓社区大龙路。

“村集体拥有的厂房面积将比之前增加一倍,租金收入预计可以增加5倍。”李艳飞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集体收入增长2.5倍,而随着亚创“工改工”项目的落地,石鼓社区离亿元村越来越近,有望真正实现村强民富。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