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广东深圳银保监局发布金融消费风险提示
返回

广东深圳银保监局发布金融消费风险提示

浏览次数:687 分类:商业

原标题:深圳银保监局发布金融消费风险提示

  人在家中坐,卡未离身却被刷;想要领礼品,提交信息却“被贷款”;冲着“高收益”,投资本金难收回……近年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由于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不高,风险识别能力不强,金融也成为消费纠纷高发领域。

  3月15日,深圳银保监局发布2021年“3・15”金融消费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获取金融服务。

  对于银行消费,深圳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在使用银行借记卡时,应妥善保管好借记卡账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如收到不明短信息,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有疑问可直接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做好资金限额管理,切勿轻信他人泄漏重要信息。在使用银行信用卡时,应结合自身收支情况理性消费,消费后按时足额还款,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充分知悉贷款金额、利率及还款日期、还款金额、提前还款条件等重要信息。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看收益不看风险,应综合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资金流动性等,理性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产品,切勿盲目听从推荐。

  对于保险消费,深圳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条款,充分了解产品信息,认真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切勿盲目签字确认。消费者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避免因健康状况告知不准确影响合同效力以及产生理赔纠纷,使得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应认真对待回访,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回访问题,切勿盲目回答“清楚”“明白”“知道”等。谨慎办理退保,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深圳银保监局提醒,依法理性维权,保障自身权益。切勿轻信“反催收联盟”“职业投诉代理退保”等黑产中介的怂恿、诱导,这类所谓“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往往打着消费维权的幌子,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住址等相关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手续费,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消费者最终可能面临遭受诈骗、资金损失、信用受损、法律诉讼等风险。在遇到金融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应金融机构提出投诉,或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其他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