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封开县风雨桥:经历482年的风雨侵蚀后依然完好
返回

封开县风雨桥:经历482年的风雨侵蚀后依然完好

浏览次数:1191 分类:新闻

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炳辉的故乡。从明代开埠以来,是两广三县(广东广西封开郁南苍梧)商贸的集散地。

游览平岗,一般先到泰新桥,它位于平岗古街的东面200米处,坐落在松风入韵的大山下,竹影摇池的民宅前,是一座富有广东民族特色的三进廊桥。此地“古木参苍宇,清溪绕绿田;桥横农舍近,翠竹伴炊烟”。

泰新桥桥头有楹联,一头写着:“廊桥三进挑风雨,石柱四排定乾坤”;另一头刻有:“泉流咫尺琴鸣玉,桥历经年风入松”。上桥欣赏潺缓流水,其声铿锵如琴韵,犹如古曲“风入松”的奏鸣。桥上抬梁刻有卷云纹图案,驼峰两侧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麒麟献瑞”的精美木雕,游人到来,可免受日晒雨淋,且又得闲情逸致,欣赏桥上桥外的画景。有虔诚者,还可以在桥悬挂“中流砥柱”古匾的坛位上膜拜。

44

岭南桥梁中的风雨桥,也称廊桥、屋桥,以梁桥或拱桥上建有廊屋、亭阁得称。修建廊桥,除了方便行人过往避雨歇脚之外,还有其他原因。一是加重桥身重量以增强桥墩经受洪水冲击的抗力。二是为挡雨防腐。还有美化桥梁外观的作用,园林中的桥梁有的因此采用廊桥。

广东境内现存风雨桥不多,以建于明代为早。封开县文联副主席陈楚源说,之前潮州也有一座风雨桥,在十多年前因故毁掉。封开泰新桥便成为广东境内唯一的一座风雨桥。

“风雨桥是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陈楚源说,古代的封开是多民族聚居地,而平凤是封开文化的宝库,邻县郁南,接壤广西,历史上鸡鸣三地,过去是很“山”很穷,不少人避难而至,地理条件令这里一度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和革命老区,留下许多人文古迹和胜地,泰新桥便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据封开县博物馆原馆长陈楚源介绍,平凤镇泰新桥是广东省唯一一座幸存的明代风雨桥,早在1989年就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泰新桥长10.9米、宽3.4米。它之所以被称作风雨桥,是因为桥面上的建筑可以遮风挡雨,桥内摆放着可以供路人小憩、躲雨避风的板凳。
泰新桥面的建筑为梁柱式结构,屋顶盖的是蝴蝶瓦,房屋四周有护栏,两侧驼峰上雕刻着“鱼跃龙门”、“丹凤朝阳”等图案。
泰新桥内摆放着几条长板凳,每条都有3米多长,它们都是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修建该桥时摆放在此,变成了明代文物。
清同治七年(1868年),泰新桥附近的百姓还在泰新内设置了一座神位,供奉“土地龙神”。
时光流逝147年后,记者在泰新桥内仍能看到这个“土地龙神”位,神位上面雕刻着“中流砥柱”的匾额,神位里的土地龙神木刻雕像以及147年前的供桌,依然保存完好,成为文物。

  泰新桥四百多年来屹立不倒,多亏该桥有“神功护体”,那就是能避蚁防虫!据当地村民说,该桥长年没蚊虫,即使是酷热天时,桥外蚊虫成群,桥内安然无恙。长期以来,一直是村民纳凉、议事的地方。七星岩里的七星桥。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