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东莞将全面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建设,到2019年,全市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大于15%。
为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入实施,落实节水减排,完善节水体系,提高节水水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东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日前,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东莞市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要求,东莞将在全市范围内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的、实行集中供水的城镇居民小区(各园区、镇街可结合实际逐步扩大创建范围)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
节水型居民小区评价标准由节水技术指标、节水管理指标、加分项三部分组成。创建单位按要求推进节水“三同时”制度、做好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申报登记工作、开展节水科普宣传、规范用水管理、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稳步推进老旧管网改造。
创建工作纳入各园区、镇街总体工作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配备创建人员,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有力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工作。大市区(莞城、南城、万江、东城)、松山湖高新区以及有条件的园区、镇街优先选取部分近期投入使用的且工作基础较好的居民小区开展示范创建,以点带面,为全面铺开创建工作作必要准备。
根据《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全市各园区、镇街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应大于15%。已办理施工许可的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