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深圳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第一战略 新改扩建130所中小学校
返回

深圳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第一战略 新改扩建130所中小学校

浏览次数:1068 分类:新闻

明年起,广东将对全省各市县政府进行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今年对深圳等6市试点考核,深圳的教育大考将在本月底开始。

昨日从深圳市教育局召开的广东省政府对深圳市政府教育履责考核工作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深圳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战略,将55%的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提供给非户籍学生,2014~2017年三年投资近100亿元,新改扩建130所中小学校。

深圳市教育局还公布一组数据说明学前教育也值得称赞:截至2017年底,全市省一级幼儿园达127所,居全省之冠。对于深圳公办幼儿园占比小的问题,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要达到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要达到80%以上。

公办学位:

过半给非户籍学生

深圳非本市户籍人口占80%,虽然外来人口多,学位压力大,但深圳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却颇有建树。深圳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全国门槛最低的外来人员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核心是一年社保。2017年出台《深圳市非深户籍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入学政策进一步宽松。深圳2013年实施积分入学,是内地最早实施该政策的城市,适龄儿童不分户籍非户籍,均按照统一标准申请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据统计,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72%、公办学位的55%提供给了非户籍学生,比例全国最高。

2017年,深圳将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围,2963名港澳籍学生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就读人数全国第一,妥善解决港澳籍子女在深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获得教育部、中联办、港澳各界、广东省的高度评价。

深圳积极稳妥推进非深户籍人员子女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可以报考包括公办普高在内的所有高中阶段学校。2017年,全市中考报名考生6.78万人,其中非深圳户籍考生3.72万人,占55%。深圳为非户籍人员子女提供入学、考试服务工作的起步时间、推进力度和取得成效一直领先。

中小学:

三年投资近100亿

深圳城市市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均将学位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和重点工程,优先保障教育用地,督查落实建设责任,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市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近年来学位供给显著攀升:“十二五”期间新建中小学学位12.6万个,是“十一五”时期的两倍;“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8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8万个以上,较“十二五”时期建成学位增加50%以上,规划新增幼儿园学位15万个以上。

据统计,2014~2017年实施基础教育建设工程,三年投资近100亿元,新改扩建130所中小学校,其中2017年共新改扩建39所中小学校,共新增中小学学位6万个,新建学位数量创五年来新高。

对于学位数量创新高,深圳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与土地政策紧密相关。2015年,深圳市规土委会同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设计推进我市中小学建设的指导意见》,适当提高学校开发强度和教育土地利用率。2017年制订《关于原特区外村办学校土地房产遗留问题处理的意见》,破解学位建设难题,解决原特区外96所村办学校的教育规划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此外,创新学校建设模式,采用代建制、简化学校建设流程、优化学校建筑设计等措施,促进学校建设提质提速。

学前教育:

省一级园全省最多

2012~2016年,市、区两级学前教育财政专项投入超过39亿元,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从2011年的1.43%增长为2017年的4.29%。2015年至2017年9月,全市累计新增281所幼儿园、10.6万个学位,增幅26.6%,保障了全市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2017年新增普惠园126所,目前全市普惠园幼儿园占比74%,已实现“一个社区一所普惠园”目标。

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惠民政策,从2012年起,对3~6岁在园儿童发放每生每年1500元的健康成长补贴,财政至今已累计专项投入19.8亿,惠及131.9万人次;从2013年起,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保教人员发放每人每月300~1000元不等的长期从教津贴。共计7.8万人次保教人员享受了5.15亿元津贴,享受津贴的保教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44.3%,保教队伍得到稳定。2017年财政核拨2900万元,开展学前教育“托底改薄”专项行动,薄弱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明显。大力推进等级园创建和督导评估,截至2017年底,全市市一级幼儿园达645所,省一级达127所,省级园数量全省最多。

深圳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工作的力度,强力推进150所新型公办园建设任务,定期督办督查。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要达到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要达到80%以上。

民办教育:

6年共投80亿元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非户籍学生提供了近一半的学位,民办教育在深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将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约15%专项用于扶持民办中小学发展,出台惠学生、惠教师、惠学校三项民办教育公共普惠政策,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和教师长期从教津贴政策,至今已惠及学生超过160万人次,惠及教师超过17万人次。

据介绍,去年深圳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至小学7000元/年·人、初中9000元/年·人、长期从教津贴450~1500元/月·人。按1300元/人·年的标准安排民办学校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同样免费参加培训。要求所有民办学校为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对通过市级以上等级评估、被评为办学优秀的民办学校,每校奖励40万~100万元,对民办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的课题给予2万~5万元/个的资助。按每班10万元标准,向民办中小学发放一次性设施设备补助。支持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对加入结对帮扶计划的公、民办普通高中给予每年2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2012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对民办中小学校投入累计超过80亿元。

高等教育:

两院院士8年翻番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深圳高等教育底子薄、发展时间短,和城市发展定位严重不匹配。近年来,市政府将高等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大手笔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初显,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招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名校签署合作文件,共建深圳校区。

深大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连续4年居广东省高校一本录取线前4。南科大建校仅5年就获得4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6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国内首个可同步招收博、硕、本科生的中外合作大学,招录新生高考成绩基本位于各省市前1%;全市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51%,比例居全国前列。2017年深圳的大学全部都在一本线上招生,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前列。全职两院院士从2010年的4人增至17人,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加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