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遇水架起幸福桥,逢山打通致富路,广东潮汕环线高速匠心打造畅安舒美品质路
返回

遇水架起幸福桥,逢山打通致富路,广东潮汕环线高速匠心打造畅安舒美品质路

浏览次数:841 分类:新闻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交通发展的关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交通高质量发展,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破解难题,厚植优势。

“准备通车了,我们必须要抓好每一个环节、拧紧每一颗螺丝,绝不能掉链子。”2020年12月23日,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潮汕环线高速机电隧道部负责人王晨正带领机电人员调试隧道机电设施,为12月28日顺利通车做好准备。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十纵五横两环”主骨架的重要加密线路,也是广东省“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交通项目,全长约82.23公里,设有鮀莲、河溪、潮阳西、井都、西胪、隆都、磷溪、江东、潮汕高铁站9个出入口。潮汕环线高速通车亮相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1400万侨乡人即将步入“一小时生活圈”。

遇水架桥162座,串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潮汕环线高速连接了潮州、汕头和揭阳的7个区、21个乡镇,穿越潮汕平原,横跨练江、榕江和韩江三大水系,共建有金潮大桥、练江特大桥、北溪河特大桥、韩江东特大桥、韩江西特大桥等桥梁162座,桥梁的长度超过64公里,桥隧比高达93.4%,堪称全国高速公路之最。

其中金潮大桥路线全长4840米,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起于揭阳市滨海工业园北侧,终于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东侧榕江南岸,主桥为主跨400米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采用钻石型混凝土结构,塔高146.9米。

潮汕环线高速工程部负责人朱德斌介绍,金潮大桥自2017年5月31日开工以来,相继克服了主引桥深淤泥孤石岩层复杂地质、多处高墩、大角度索塔、潮汐影响水上作业困难等不利因素。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潮汕环线高速党总支强化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参建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劳动竞赛,不断优化基础及上构专项施工方案,按时按质推进各个节点目标。

2020年8月11日,金潮大桥主桥在台风到来之前顺利合龙,至此一江两岸,高速连通,天堑变通途。作为汕头境内目前塔高最高的一座桥梁,金潮大桥与上游的厦深铁路榕江桥以及下游正在建设的牛田洋大桥遥相呼应,成为横跨榕江的又一道地标式风景线,也为榕江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创造极大便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见招拆招”,匠心打造品质公路

“潮汕环线高速的建设过程太不容易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想了很多招数,比如用‘潮’招处理土问题,用‘快’招处理‘慢’问题,用‘精’招处理‘测’问题等。”潮汕环线高速总经理潘正中回忆起建设过程很是感慨。

潮汕环线高速建设沿线,尤其是在牛田洋地段及练江两岸地段,鱼塘密布、面积较大、塘底淤泥不同于一般冲积平原,其厚度大、性质差,给道路建设带来巨大困难。该项目迎难而上,在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的软土就地固化技术,利用固化剂对原位软土或集中堆放的废弃土体进行就地固化“塑形”,实现工程废土的零排运,降低运输及堆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用“潮”招处理了土问题,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施工理念。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区域地质情况复杂,桥梁所在地软基覆盖层普遍深厚,采用常规地基处理方式经济性差,且施工工期较长。潮汕环线项目有针对性地采用陀螺桩软基处理技术,结合深层土体排水固结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提高填土过程的地基稳定性能,用“快”招处理了“慢”问题。

针对项目深长桩基、桩基穿越深厚软土及砂层特性,对此潮汕环线项目要求全线土建标配备超声波检孔仪,在桩基的垂直度、孔深、孔径检测工作中,既能避免传统机械式探笼对孔壁的扰动,用“精”招处理了“测”问题,有效提升桩基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桩基实体质量。

潮汕环线高速致力于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真正做到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靠人民、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粤东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潮汕机场、汕头港以及厦深高铁潮汕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粤东区域高速公路网效益和效率最大化,引领汕潮揭都市圈融合互动发展、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