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增城:全力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返回

增城:全力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浏览次数:662 分类:新闻

今日广东网讯 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发挥效益,广州市增城区根据水利部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工作要求,开展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

自今年年初以来,增城区紧锣密鼓地全面推进样板县创建工作,力求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记者获悉,截至3月18日,增城区41宗小型水库达标加固工程均已全面开工,已完成标准化创建的52宗水库正在开展坝容坝貌提升工作,针对库区路面、坝坡、公示牌以及管理房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压实责任 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

增城区地处广州东部,河流水系发达,山塘水库众多,有4座中型水库,93座小型水库,其中:小(1)型水库17座,小(2)型水库76座。

目前,增城区结合小型水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增城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全面开展小型水库样板县创建工作。增城区93宗小型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人”与防汛“三个责任人”名单已形成。

为加强管理,确定小(1)型水库巡查管护人员不少于3人,小(2)型水库巡查管护人员不少于2人,制定巡查管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方案。同时,着手对所有小型水库逐一确权划界。

智慧管理 开创新型管理模式

增城区创新体制、创新思维,建立小型水库“区管安全和技术+镇街管防汛和维护+村居管灌溉和巡查”的新型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由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大坝的安全运行,统筹水库各项技术落实落细;由镇街落实属地责任,履行汛期防汛各项任务,落实日常维护管理职责,确保防汛安全和坝容坝貌良好;由村居负责农田灌溉日常需求,认真做好日常巡查水库的工作,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和水库无违建、无垃圾、无填埋及无非法养殖。实现单一管理向多层级管理转变,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传统人工管理向智慧水库管理转变。

接下来,增城区将高质量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任明晰、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努力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奋力打造增城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城区。

小型水库升级改造示意图。

增城大封门水库。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通讯员 赵雪峰

今日广东网讯 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发挥效益,广州市增城区根据水利部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的工作要求,开展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工作。

自今年年初以来,增城区紧锣密鼓地全面推进样板县创建工作,力求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记者获悉,截至3月18日,增城区41宗小型水库达标加固工程均已全面开工,已完成标准化创建的52宗水库正在开展坝容坝貌提升工作,针对库区路面、坝坡、公示牌以及管理房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压实责任 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

增城区地处广州东部,河流水系发达,山塘水库众多,有4座中型水库,93座小型水库,其中:小(1)型水库17座,小(2)型水库76座。

目前,增城区结合小型水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增城区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全面开展小型水库样板县创建工作。增城区93宗小型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人”与防汛“三个责任人”名单已形成。

为加强管理,确定小(1)型水库巡查管护人员不少于3人,小(2)型水库巡查管护人员不少于2人,制定巡查管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方案。同时,着手对所有小型水库逐一确权划界。

智慧管理 开创新型管理模式

增城区创新体制、创新思维,建立小型水库“区管安全和技术+镇街管防汛和维护+村居管灌溉和巡查”的新型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由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大坝的安全运行,统筹水库各项技术落实落细;由镇街落实属地责任,履行汛期防汛各项任务,落实日常维护管理职责,确保防汛安全和坝容坝貌良好;由村居负责农田灌溉日常需求,认真做好日常巡查水库的工作,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和水库无违建、无垃圾、无填埋及无非法养殖。实现单一管理向多层级管理转变,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传统人工管理向智慧水库管理转变。

接下来,增城区将高质量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任明晰、制度健全、管护规范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努力创建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奋力打造增城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城区。

小型水库升级改造示意图。

增城大封门水库。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通讯员 赵雪峰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