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罗:文明底色更亮 幸福成色更足
浏览次数:627 分类:惠州新闻
春光正好,暖阳高照。阳光之下的魅力古县惠州博罗,现代文明与厚重历史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漫步博罗,在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领略城市之美;在公共场所,公益广告让人眼前一亮,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缝链接;在街道社区,志愿者的身影处处可见,“红、绿、黄”构成文明的最美色调;在乡村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洋溢着欢声笑语,丰富多彩的活动向青少年传递着文明与快乐……博罗县处处彰显着文明创建带来的新变化。
建设志愿之城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芳菲四月,繁花依旧。闪耀在博罗各地的“红、绿、黄”三色志愿服,编织着文明底色。
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用汗水与付出,跑出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的“加速度”;各主要路口,志愿者协助维持交通秩序,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上下学高峰,志愿者在学校路口进行护畅志愿服务,守护着孩子上学、放学的安全之路;在空巢老人家中,志愿者的暖心问候、贴心照顾,让老人心生暖意……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博罗全面实施“建设志愿之城”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人争做志愿者,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博罗精心打造“先锋号”党员志愿服务方阵、“博字号”社会志愿服务方阵、“复兴号”青少年志愿服务方阵,倡导党员“先锋号”、社会“博字号”、青少年“复兴号”同行,大手拉小手,党员带群众,实现党员、群众、青少年三方联动。
志愿服务“三色花”点缀着博罗大地,志愿服务“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时时可见”。
据“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博罗县注册志愿者近22万人,约占全县常住人口总数的17.91%,志愿服务组织1759支,经常性开展活动的镇、村比例达100%,人均志愿服务时长52.56小时,发布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49283个,全县志愿服务总时长超1133万小时。2021年2月,博罗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值得关注的还有,在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融合中,该县不断夯实阵地建设,让志愿服务形式更丰富、更接地气。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380个实践站,拓展形成“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网络阵地,实现县域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受志愿服务带动,越来越多普通市民从文明创建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为这座城市注入文明正能量。
内铸精神之魂
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向上向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节俭用餐文明消费”……行走在博罗城乡各地,随处可见的公益宣传广告,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改变市民道德观念的重要载体。
一幅幅公益广告集教育、引导、宣传、美化于一体,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耳濡目染中培树文明新风尚。
文明的潜移默化,不仅体现在教化的润物细无声,还体现在以榜样为力量,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以2021年为例,博罗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经过广泛发动、逐级推荐、统筹遴选,该县最终票选出10名“博罗最美退役军人”,掀起了一波学习最美、宣传最美、传颂最美、争当最美的热潮。
弘扬榜样力量,博罗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好人选树活动。2021年,该县表彰第四届道德模范30名、公益先锋30家、志愿服务“六最”先进典型代表9名;全年2人获评“广东好人”,9人获评“惠州好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人获评“中国好人”,10人获评“广东好人”,137人获评“惠州好人”。
用榜样引领风尚,让美德润泽大地。接下来,博罗将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公益先锋、“六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县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上一篇: 惠州:以优质服务引进影视剧组 提升惠州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一篇: 惠州大亚湾:感恩母亲节,献礼沙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