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将对引进高端科研机构进行运营补助 重大科技活动最高可获资助100万元/场
浏览次数:1416 分类:产经
日前,中山市科技局下发了两则通知,《中山市引进高端科研机构专项事业费使用暂行办法》和《中山市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全市引进高端科研机构进行运营补助,并对原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进行了修订,如删除部分资金使用方向,加强资金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质量提升的作用等。
重大科技活动最高可获资助100万元/场
高校资源较少是中山创新生态链上的一个短板,大力引入高端科研机构被视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优化科研院所布局,引进高端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各高校、研究院的优秀科技资源,市科技局制定了《中山市引进高端科研机构专项事业费使用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于2018年6月22日起实施。
《暂行办法》明确了专项事业费支持范围,包括高端科研机构运营补助、重大科技活动补助,并对专项事业费使用绩效目标作出规定。其中,高端科研机构运营补助用于支持引进高端科研机构的日常运营,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业务经费、设备费、会议费、租赁费、修缮及用于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完成专项事业费绩效目标的开支。单个机构每年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申请单位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申请单位应为市政府或市科技局与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高校签署协议后,根据协议由签约科研机构、高校在中山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等实体;在年度绩效目标方面也有要求,如在中山拥有不少于5人的运营管理团队,以社保参保证明为准;每年组织不少于50人次的高校教授、高端人才等到中山开展技术服务、成果推介、项目对接等科技活动;每年在中山举办成果、技术、人才对接活动,活动累计参加人数不少于300人次;每年根据中山市产业发展需求,向中山市推荐20项技术成果,等等。
重大科技活动主要是对市政府或市科技局为了引进高端科研机构,部署开展的高端人才引进、技术资源项目对接会、高端学术研讨会及成果发布会等国内外重大科技活动提供支持。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活动预算或活动决算财务票据审核后给予适当补贴,单次活动最高支持不超过100万元。
通过市级认定新型研发机构 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
同样于2018年6月22日起实施的还有《中山市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以下简称《使用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快中山市新型研发机构引进效率,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质量,科技局结合2015年至2017年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对原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进行修订。
据悉,本次修订重点突出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在引进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搭建重大创新平台方面的属性;删除部分资金使用方向,加强资金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质量提升的作用;调整部分专项资金执行管理内容,通过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其中,“新型研发机构初创期建设资助”和“新型研发机构重大研发平台建设补贴”受理方式,由按批次组织申报调整为全年受理,以进一步提升中山市对优质创新资源引进的吸引力,搭建资源引进的绿色通道;原为按立项总额70%拨付资金,现调整为根据合同约定方式拨付资金,进一步加强项目合同的约束力,加强资金的阶段性管理和阶段性绩效管理。
根据《使用办法》,对通过市级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认定补助;对通过省级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80万元的认定补助。单个机构获得的认定补助总额最高80万元。在新型研发机构初创期,对由市政府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协议共同建设,按照新型研发机构标准新建设的研发机构,择优给予一次性经费支持,单个机构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此外,对中山市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市政府或市科技局协议组建,能够引领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或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共性技术支持的重大研发平台,也可以获得建设经费支持,单个平台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研发机构力争提至47%
当前,中山市正全面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初步形成模式多样、功能完善、布局优化的企业研发创新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187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7.9%,比上年提高了13.06个百分点。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累计57家,其中省级11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年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达110亿元,全省排第二,仅次于广州。
发展壮大新型研发机构是中山今年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计划,该市将推动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从“1+4”向“1+N”拓展,强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为中山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同时,对标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中山目前正加速推进国科大创新中心(中山)、重离子医疗产业基地、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华南分部项目建设,加强与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对接合作,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全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高规格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山提出东进联深圳、北上接广州、南拓通珠海,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中心、东部、南部、东北、西北五大组团为支撑,突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坦洲裕洲岛、三角迪茵湖的关键节点作用,形成“两区一岛一湖”和“五大组团”协调高效的创新布局。
根据此前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透露的消息,今年中山将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计划,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