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广州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审批管理零收费 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广州样本”
返回

广州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审批管理零收费 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广州样本”

浏览次数:975 分类:产经

今年上半年,广州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169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投入107.1亿元办理十件民生实事,任务进度总体过半……昨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志英代表市政府报告了上半年工作情况。在介绍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时,陈志英表示,广州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审批管理零收费,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广州样本”。

经济提质增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州实施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整合设立规模20亿元的“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资金,加快建设10个价值创新园区,创建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0.99亿元、增长7.4%,工业机器人、医疗仪器设备、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1%、48.2%、4.9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时,加快外贸转型发展,利用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推进精准高端招商,将133个IAB产业项目和40个NEM产业项目纳入招商靶标,成功引进LG化学偏光片项目、国智恒北斗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引进17架融资租赁飞机,邮轮母港进出港旅客增长24.3%,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产业创新

新建孵化器26家、众创空间17家

广州突出抓好科技产业创新,下气力推进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重点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向省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39家,重点扶持68家“独角兽”企业和200家高精尖企业,为10334家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59.8亿元。新建孵化器26家、众创空间17家,广州科学城被列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此外,广州上半年继续优化落实“1+4”人才政策项目,实施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保障、培养资助方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公示名单96人,评选创新领军人才20名、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9个、产业发展创新人才2996名,发放人才绿卡600张。

营商环境优化

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169户

广州进一步完善“一窗式一网式”集成服务,推进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统一管理,推出8方面42项审批服务便利化措施,取消7个部门33项证明事项,市级各类事项可网办率达79.8%。推动企业开办全面提速,压缩开办企业商事登记、刻章备案、税务办理时间,新设市场主体21.17万户、增长44.8%,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169户。

同时,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出台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免征10项由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动态调整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上半年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38亿元。

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获通过

广州进一步强化国际航运航空战略枢纽能级。推进6个港口工程项目建设,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一期投入使用,港口货物吞吐量3.08亿吨、增长10.2%,集装箱吞吐量1059.5万标箱、增长8.9%。推进11个国际航空枢纽工程建设,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投入使用,机场旅客吞吐量3422.7万人次、增长7.2%,货邮行吞吐量119.9万吨、增长7.4%。在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方面,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原则通过。

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增幼儿园学位1.7万个

上半年,财政投入107.1亿元办理十件民生实事,任务进度总体过半。突出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13.13万人。兜住底线民生,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950元,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2263元,发放低保金2.2亿元,实施医疗救助45.6万人次。

同时,坚持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放松,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房价没有大起大落。开展国有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成立3家市属国有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民营住房租赁企业,“阳光租房”信息服务平台登记入库房源20.71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约1.7万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约1.1万套,发放租赁补贴约1.1万户。

教育方面,上半年广州新增幼儿园学位1.7万个,新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学位7.8万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动工建设。广州进一步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累计组建144个医联体,新增41家异地联网医疗机构。社会治安方面,全市案件类警情下降18.4%。

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广州样本”

下半年重点工作

谈到下半年工作重点,陈志英说,广州将围绕加快发展新动能,聚焦IAB和NEM产业,突出抓好富士康、乐金8.5代OLED等高端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做好203家制造业骨干企业、281家两高四新企业服务,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

同时,着眼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0个价值创新园区,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0亿元支持一批创新重大专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小巨人企业1500家、科技创新企业1万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技术合同成交额400亿元以上。再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领军团队,打造人才高地。

广州还将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制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意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出台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审批管理零收费,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广州样本”。

保障民生方面,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的要求,完成新增就业20万人,新增学位13万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