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排查金融机构36011家,监测风险企业1096家
浏览次数:928 分类:财经
昨日,广州“践行走前列”第三场发布会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聂林坤介绍了近年广州金融风险防控创新做法以及广州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阶段性的成效。
据了解,广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行动计划,同时创新建设全国首个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机构以及试行《首席风险官制度》,为防范金融风险构筑了立体式防控系统,争取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金融风险防控三大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广州市金融市场运行稳健,持牌金融机构风险指标远优于监管要求,没有发生重大金融风险事件。聂林坤指出,经市政府同意市金融局于5月15日印发《广州市决胜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广州市未来三年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作出具体部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出台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行动计划的城市,制定了具有创新性的具体工作措施。
2017年,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缺失、风险隐患频发问题,利用广州商品清算中心的金融监管科技和专业人才优势建设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成为全国首个省级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截至2018年6月底,防控中心累计排查广州地方金融机构36011家,主动发现并持续监测风险企业1096家,防范化解风险成效明显。广州市还积极探索推进首席风险官制度,目前已率先在广州互联网金融领域试点,特别是在网络借贷信息平台(P2P)推广首席风险官。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阶段性成效
去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人民银行等中央七部委印发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方案,广东省广州市是试点地区之一。广州市构建了鼓励绿色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大力促进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协调发展。花都区制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1+4”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从2017年起,区财政连续五年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发展。
考虑广州市(包含花都区)产业特点,编制绿色企业认定办法和绿色项目认定方法,筛选出全市包含花都区在内的首批绿色项目90个,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联动起来把资源匹配到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上。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大幅提高,银行机构积极将信贷资源投向新能源汽车、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等绿色项目,绿色信贷占比逐步提高。如广州发展集团发行了规模24亿元的全省首单绿色企业债券,越秀集团与广纸集团发行了规模20亿元的全省首单绿色中期票据。
聂林坤最后指出,正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交往,推动绿色金融板块与国际接轨,将绿色金融纳入第九次粤港金融合作专项小组议题,交流绿色金融经验。
上一篇: 车祸无情百年有爱 百年人寿直付速赔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