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茂名化州:把课堂搬到“自留地” 师生共赴春天之约
返回

茂名化州:把课堂搬到“自留地” 师生共赴春天之约

浏览次数:647 分类:教育

从远古“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歌咏,到近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信条,再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劳动从古至今备受讴歌和尊敬。现在正是一年耕种好时节,化州市那务镇南子地小学的师生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自留地”,共赴一场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春天之约。

据了解,2022年春学期,化州市那务镇南子地小学在学校体育场旁边选择了一块土地,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长期实施开展“在自然里徜徉,在播种中成长”系列劳动实践主题研学课程的规划,并选择“花生文化”作为本学期的校本研学课题。针对不同学段的身心特点与育人目标,化州市那务镇南子地小学形成以“启蒙—习惯—技能—创造”为目标,以“前置学习——问题提出——思考探究——现场体验——问题验证”为实施线路图的序列化劳动实践课程和不同深度的自然探究课程。

研学课程确定后,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村民)共同商议并规划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事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土地的秘密,进行生产知识解答和安全知识普及,指导学生完成刨地、剥豆种与筛选等准备工作。

种植当天,各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田边,踩着泥土、拿起锄头,开始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在平整的地上挖出一个个小土坑,接着放入一些有机肥,再将一两粒花生种子放入坑中,然后把刚刚刨出来的土覆盖回去,最后浇上一些水。等整块地都种上花生后,还要在每垄土地上插几根树枝,以示此地已耕种,请勿践踏。

种下花生,只是研学实践课程的第一步,后期,化州市那务镇南子地小学会继续将“花生文化”与学科教育融合一起,带领学生护花生、观察花生、画花生、写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品花生,将“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除此之外,还将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打造劳动教育优秀校本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