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华为:在信息通信的“黑土地”上共同播种“大豆高粱”
浏览次数:288 分类:企业
华为,凭借30多年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和高强度研发投入,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为人类美好生活作出了贡献。日前,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来到华为总部,探寻华为的最新创新发展成果和战略规划。
对人才和研发投入“出手阔绰”
在30多年的成长中,“创新”是华为坚持不变的核心关键词。在人才和技术研发投入方面,华为可以说“出手阔绰”、毫不吝惜。这也是华为逆袭问鼎、令竞争对手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3年数据显示,华为每年都将收入的15%投入研发,即便在异常艰难的2021年,华为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均处于近10年最高位。根据欧盟2021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显示,华为研发投入全球第二,10年来已累计研发投入8450亿元。
近年来,华为持续对不同产品线中的基础软硬件根技术进行投入,例如在鸿蒙系统方面的研发投入已超500亿元,在智能汽车零部件方面的投入已达10亿美元,还支持发展欧拉操作系统、鲲鹏、昇腾等基础软硬件技术。
华为还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2021年,华为以695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独占鳌头,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华为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持续上升,2020年突破1万件,2021年达到近12000件。与此同时,华为还通过专利许可活动,促进全产业的繁荣发展。
业内人士评价说,“华为最大的财富是人才存储”。目前,华为在全球的19.5万名员工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总员工数的54.8%。在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排行中,华为位列第8,在榜单所有中国企业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人才、科研和创新精神,是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构建产业生态赋能数字经济
持续的高投入、丰富的人才储备、坚持不懈的科研和创新精神,助力华为在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不确定性中不断抓住新机遇。
数字正在重塑世界。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加速落地并融合发展,共同赋能实体经济。而ICT基础架构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路上重要的革新力量。
华为多年致力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创新和全球普及应用,并围绕“联接”和“计算”两大核心环节大力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业务发展经验。近几年,华为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能力,开始构建ToB核心竞争力,频频出手助力国家和城市的新基建项目发展。2022年,华为基于“信息技术将以超过十年百倍的速度增长”这一思考,确定了“数字化”和“低碳化”两大战略方向,提出打造“绿色的智能世界”。
据了解,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这两年都实现了稳定增长,它们都属于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
华为光产品线副总裁刘西恒、计算产品线营销副总裁张勤在与调研团交流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新的数字生产力,而千兆光网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未来公共算力平台和运力网络都是重要发展方向。
在联接方面,光通信是很重要的领域。与5G无线网络相对应,F5G千兆光网就是以光纤为介质的固定网络,适合家庭、工业制造、企业园区等固定范围的场景。5G和F5G如同天上一张网、地上一张网,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华为在光通信技术领域有着超过25年的根技术积累,并继续在算法、材料工艺、器件模块等光技术上持续投入和突破创新,以构建全业务场景覆盖运营商业务。
国家把千兆光网和5G一样定位成未来新基建的基础设施。深圳在千兆光网的发展方面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基于华为F5G千兆光网技术,华为正助力深圳的千兆光网实现F5G千兆光网技术在多个领域的融合应用。在家庭场景方面,深圳三大运营商均已发布FTTR(光纤到房间)套餐,用户数不断快速增长。在医疗领域,广东首家F5G全光医院落地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可实现一秒内读取1000张医疗影像。在工厂工业园区,华为南方工厂,F5G光网技术可支撑每年超百万台光通信设备生产下线、走向世界。
在计算方面,华为结合自身业务及技术优势,分别推出了鲲鹏、昇腾计算产业。其中,鲲鹏代表通用计算,昇腾代表AI。华为希望通过聚焦自身的ICT基础设施技术能力,打造根技术平台,包括一系列基础软硬件,如欧拉操作系统、数据库及AI框架等,共同构建产业的根基,聚合产业上下游一起打造鲲鹏、昇腾产业生态,从而推动行业发展,赋能数字经济。
近年来,在助力城市发展中,鲲鹏和昇腾都发挥了数字化“底座”功能,支撑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发展。以深圳为例,为发展算力产业,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深圳市鲲鹏政务云应用创新实验室先后落地;随着AI算力需求的日益增长,鹏城实验室与华为共建鹏城云脑Ⅱ;华为提供的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协助各地政府参与建设人工智能计算算力中心,让AI像水和电一样触手可及。
任正非曾在公司愿景中这样说:“我们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是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在上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