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新闻 / 盐步秋茄掌门人潘裕泉:做原生态的新农民
返回

盐步秋茄掌门人潘裕泉:做原生态的新农民

浏览次数:1475 分类:佛山新闻

开栏语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职业,农民已存在了数千年;然而,数千年间,伴随农民的标签,多是贫穷、低素质、低收入、低社会地位,特别是到了现在。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职业农民”,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农民的认识。

所谓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61

 

近日,佛山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命名投票刚落下帷幕。31名候选人,包括大学生、农业研究员、海归甚至大学老师转行,他们有文化、懂技术、懂生产、懂市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与传统农民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从今日起,南都佛山推出“新型职业农民”系列报道,带您一起改观对于农民的认识。

站在南海区盐步时代广场,穿过旁边的新华市场,左拐前行约5 0米后,眼前豁然开朗:被包围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是一块占地32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满眼皆绿。这便是盐步秋茄的种植基地“黄皮园”,主人则是被称为“盐步秋茄掌门人”的潘裕泉,但更多人习惯叫他“潘叔”。

生于1948年,17岁便在生产队种地,到如今68岁依旧劳作于田间,潘叔做农民整整5 0年。尽管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对于人生中从事的第一份职业,潘叔记忆犹新。

17—29岁 生产队集体上下工

1965年,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公社体制下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制度。“我们生产队的这个小组,是11个人,每天集体上工、集体下工”。

“你们根本都想不出来”,潘叔回忆,生产队队长早上敲锣,十多分钟后,组员才陆陆续续赶到集合地点。队长分配任务:今天去犁地,年轻的去赶牛犁,妇女、老人就干点拔草、施肥轻点的活。“1头牛,两个小组轮流用。盐步这儿地太小,其他地方地大点的,就用拖拉机”。

早上七点半开工、中午十一点收工,下午两点半再开工、晚上五点敲锣收工,一天干七八个小时。“给集体干活时,叫干到几点就几点,叫干什么就什么。开工也不很卖力,也不是很辛苦。”“但是也不能太懒,否则要被扣工分。有时插秧,做得快的做完了,还会帮其他人做,可以多挣点工分”。

潘叔印象中,干一天活,最多12个工分,而自己因为年纪小、经验少,每天最多拿10个工分。“没多少钱,只是吃饱饭而已”。潘叔注定要与农业结缘。“当时我们一批同学,有的人就不愿学种地,混日子。老农什么都不告诉你,我比较老实,就谦虚地去问、去学,他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不帮别人,别人就不帮你”,潘叔对于农业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生产队种地没有两三年,潘叔进入当地一纸厂做工人。

30—33岁 在自家自留地折腾

约十年后,一直到了30岁,潘叔才再次接触农业。潘叔称,1978年,生产队划出小块地,作为队员的自留地。“当时家里5口人,分了只有8分地。除了种稻谷做口粮外,稻谷收割后,就种蔬菜”。潘叔种植的蔬菜,包括菜心、茄瓜、茄子、菠菜等,这是潘叔首次种植秋茄。

当时的潘叔,可以称为“工作狂人”,他一天要同时打三份工,包括去码头做搬运工人、种自家自留地、养猪鸡鸭等。每日的作息为:凌晨两三点起床,在自家自留地拔草、施肥等,干农活至天亮;吃过早饭后,骑单车去广州码头做工人,车程约五十分钟;下午六点许,返回盐步,继续在自留地内干活,同时喂猪、喂鸡喂鸭,一直做到晚上八点天黑;吃过晚饭,十点许睡觉。

“那时年轻、精力够,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主要的是,我是贫下中农,没钱怎么办?”

尽管自留地很少,但补充家庭收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自留地的蔬菜,吃不完的,就拿到农贸市场卖。那时过年、过节时,蔬菜贵一点,三四元一斤,种菜比较赚钱。你想想那时一块钱多值钱啊。然后家里有副业,一般养2到4头猪,和政府四六分成,母猪养得多一些,母猪贵”。

此时,尽管中国大地上,已有其他省份开始执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但潘叔所在的家乡尚未执行。同其他农民一样,潘叔的日子虽然已解决温饱,但没有多少余钱。后来的“秋茄掌门人”,此时尚在积攒经验、等待爆发。

34—50岁 覆盖薄膜 改良土壤

1982年,潘叔所在家乡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全家分了约2亩地不到,加上原来的8分自留地,一共有2.8亩左右”。

2 .8亩的农地,刚开始,经营模式只是自留地的扩大版。除种植稻谷外,收割后种植蔬菜,“什么值钱,就种什么,当时还没有全部种秋茄”。生产队没有了,地仍要犁?“从三水那边请人牵牛过来犁地,然后自己再用锄头锄地,那时没有什么机械化”。

与在生产队干活不同,农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前一天干七八个小时,现在一天干十多个小时,干累了才歇工;给生产队干8个小时的活,给自己干顶多7小时”。“做农民肯定辛苦,但不辛苦哪有钱?”

然而,同样是用耕牛、锄头侍弄农田,潘叔的收入却开始与周围农民拉开距离。难以置信,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防寒,大部分农民使用稻谷秆保温,潘叔已开始覆盖薄膜,“这个保温、保湿效果好”;周围农民依靠经验种地,潘叔却买来农业书籍,边学习边实践,光笔记本就抄了十多本。

甚至,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潘叔已开始改良土壤。“土壤中有24个元素,包括钾、氮等,地里缺什么就补什么,想种什么菜就改良出什么土壤。潘叔觉得这是天经地义,“改良土壤这你都不懂,那你做农民干啥”?

更令人震惊的是,80年代末,潘叔竟然开始自行培育种苗。“当时秋茄贵,就全部种成秋茄。但是原来的秋茄,又细又长的,已经消失近十年了,都变大变圆了。看着外来茄子大量进入盐步市场,心里不忿气,我们盐步秋茄种植都有300多年了,怎么能败给外地茄子。还是老样子种,也没什么竞争优势”。彼时,很多当地农民因为种茄收入不高,已放弃种植秋茄。

潘叔决定培育种苗。挑选优质种子,在家里二楼原盛放稻谷的大缸,一缸一苗,种了约20棵。每个缸里放一温度计,土壤外覆上薄膜,温度始终控制在18到25度。“种出来后,找村里的老人来鉴定、品尝,改良了四五年,最后老人说是这个样子,又细又长的、味道也对。然后就移植到田里种植”。一个只上了小学的农民,竟然把消失多年的品种给“拉”了回来!

“那时就不愁销路,都是茶楼老板排着队来订购,不能挑挑拣拣的。有时要过一周,才能拿到货。收入也比市场高很多,农贸市场上根本看不到我的秋茄。后来还卖秋茄育苗,但其他农民管理都跟不上,种出来的效果也不好”。

51岁—至今

规模化种植秋茄

从1999年,潘叔种植秋茄的规模迅速扩大。“政府出面让我去承租一块农地,专门种秋茄”。从2.8亩到30多亩,潘叔的秋茄种植实现规模化。

但尴尬的是,受城市建设迅速扩张的影响,截至现在,潘叔种植秋茄的地址已经换了三次,包括潘叔原来的耕地,也被征用做房地产开发了。传统的盐步秋茄,对于种植土地有很高要求,然而潘叔有着更强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改良土壤方面,潘叔甚至每年都要对土地进行消毒。

“每到一块新地,首先请农业专家来化验土壤成分,然后改良”。工业化对于土地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的土壤,酸性都比较大;河涌的水也是一样,酸性比较大,会把幼苗腐蚀掉的”。

潘叔种植秋茄的技术越来越高。从保存种子、育苗、种植,每个时间节点、时长、温度与水分的供应,潘叔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管理技术。“每年选种后,种子要放到冰箱保存,温度控制在18至25度;放满60天后,用毛巾包起来进行加水培育;三四天发芽后,再挪入大田;又七八十天收获。每棵苗上只结11到12根秋茄,总共1斤来重。潘叔像老中医一样,精心侍弄着自己的秋茄。

种植规模扩大后,潘叔额外请了两个工人,现在的这批工人,跟着潘叔已经十多年了。“每天六点起床,安排一天工作,来拉货的车也到了。然后去田里看看秋茄长势,哪棵苗该浇水加肥了,用量是多少,都要指导工人去做”。

潘叔从来没有为秋茄销售发过愁,反倒是茶楼老板经常发愁什么时候能拿货。“租的是政府的地,首先供应政府,然后是茶楼,最后是私人订购。卖给广州茶楼老板是8块钱一斤,市场卖的外地茄子两三块一斤”。

“当农民也很辛苦的,不会管理要亏本的,风险很大。这就好比做工厂,没有竞争力不行,要创新技术,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一定不要搞增长素,对身体不好。我这儿从来不放,欢迎任何人随时来检查”。

做了一辈子农民,潘叔说,自己喜欢做农民“我不在乎什么人讲什么话,我就喜欢干这个,喜欢研究这个”。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