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深入基层!番禺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浏览次数:781 分类:广州新闻
在广州市番禺区,群众只要打开有线电视,4000个文明实践视频资料永远在线、随时可学。群众家门口的祠堂、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也纷纷变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文明实践阵地在禺山大地遍地开花。
上线全市首个文明实践项目供需对接系统、成立全市首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升级精品项目下基层成功经验……近年来,番禺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推动实现阵地网络化、场所规范化、内容项目化、活动常态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传播新思想、唱响新时代、建设新生活的“主舞台”。
抓融合:
搭建永远在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
在番禺区内,40万家庭电视观众和24万新媒体用户只需要打开设备,“禺乐+”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平台立刻就会呈现在眼前,《记忆番禺》《番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个品牌栏目,4000个文明实践视频资料深受群众欢迎。通过这一永远在线、随时可学的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群众在家打开电视机就能获取最新的文明实践内容。
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短时间内就覆盖了数十万用户,这与番禺的积极探索新模式,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阵地设在区融媒体中心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通过“两个中心”深度融合,依托“掌上番禺”、番禺有线数字高清系统、番禺文明网等融媒体矩阵的平台资源,发挥好传播渠道多、制播能力强、群体覆盖广、活动影响大等优势,番禺组织开展了46场直播活动,宣传覆盖面约680万人次。特别是组织了多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职业技能网络直播教学培训,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共享。
在建设区一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同时,番禺区镇街一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居一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迅速地搭建起来。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指引,番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公共阵地资源,打造了“中心—所—站”三级服务阵地。
强阵地:
文明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在沙湾古镇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里,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栏随处可见,老祠堂成为了理论宣传新阵地,沙湾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这里挂牌成立。
在中国龙狮文化之乡番禺钟村,重点打造了谢村龙狮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方面注重向青少年传承龙狮文化,另一方面还投入了100万元,打造了一个龙狮训练馆,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在番禺区,类似于沙湾古镇和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样的文明实践阵地还有很多。“以前没场地、没人讲,导致党员群众没动力、没人来。现在我们建设了文明实践站,理论有人讲,行动有人教,活动有人来,真正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党的新思想更容易‘入脑入心’了。”紫泥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如此说道。
坚持抓示范、强阵地,建设思想引领新载体,番禺区结合各村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特色,以古村旅游、飘色文化、龙狮文化等为特色,重点培育钟村街谢村龙狮文化、石楼镇大岭村古村旅游文化、沙湾镇沙湾北村飘色文化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目前番禺全区已建成1个实践中心、16个实践所、227个实践站。番禺还发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下沉、共享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推动现有各级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
树品牌:
提升基层文明实践活动质量
被评为番禺区基层理论宣讲能人的番禺区委政法委出租屋业务科副科长林颖,番禺区家庭教育服务发展促进会会长、央视《对话新时代》访谈专家胡家荣,化龙镇和南村镇百姓宣讲团成员、化龙镇政府社会事务办主任兼综治维稳中心副主任黄强……“投票啦!谁是你心中的‘十佳基层宣讲员’?”
《向校园欺凌SAY“No”》《新时代,我们怎样爱国?》《魅力番禺再出发》……“动动手指,为你心中的‘十佳精品教案’投出宝贵的一票吧!”
近日,番禺区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评选活动刷爆了朋友圈。
借鉴省“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成功经验,番禺组织开展十佳基层宣讲员、十佳精品教案和十佳精品项目评选,推动优质资源往基层走,提升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十佳评选活动启动以来,番禺区各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伍纷纷踊跃报名,经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相关候选人材料、音视频资料已经在番禺区有线电视台、微信平台展示,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番禺区大石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家长学堂第二期,直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居家学习。(摄影:吴伟洪)
番禺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番禺将通过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基层宣讲员、精品教案和精品实践活动,整合优质实践资源,发挥精品项目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优质资源往基层走,提升基层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广大干部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番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长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番禺品牌。
畅渠道:
上线全市首个文明实践项目供需对接系统
“评选出的优秀的基层宣讲员、精品教案和精品实践将第一时间放在我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项目供需对接系统内。”番禺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文明实践项目通往基层农村的渠道不畅通,往往因为实践资源有限,活动承载能力不足,导致基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种情况,番禺区打造了全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供需对接系统,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在系统上推荐课程和老师,全区177个行政村在线选课选老师,老师在约定时间到基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供需对接系统包括文明实践活动课程库、讲师库、志愿服务项目库。首批上线项目以理论宣讲课程为主,共有39个精品项目,授课老师15名。第二批上线项目227个项目,授课老师超过200人,开设了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教育服务、科普宣传、生产发展、卫生健康、文化文艺、法律法规等栏目,各级文明实践站(所)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点单、预约的方式共享全区文明实践活动资源。
课程结束后村民现场扫二维码,对课程质量给予评价,真正做到中心供单、基层点单、群众评单,形成了从提出需求到考核评价的闭环系统。
“供需对接系统上线使用后,深受群众欢迎。”番禺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该供需对接系统不仅盘活了现有资源,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供给方式从“要你学”变成了“我想学”,群众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前,村民有实践需求,需要村干部一级一级反映,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了,想要什么就在系统上选什么,没有的还能在系统上提出申请。”
系统上线以来,番禺各街镇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村想学习礼仪知识,有的村想学习种植技术,还有的村想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区文明实践中心根据群众的反馈,及时更新推送实践活动资源,满足群众对实践活动的迫切需要。
探新路:
成立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一支优质服务新队伍是一大关键。番禺区整合全区资源,理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广泛吸纳各领域人才,目前全区已组建90支、共3280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万多场次。
尤其是组建了由党员领导干部、院校老师、国企高管、公益律师、先进人物等组成的50多人的实践中心宣讲团,整合区税务、检察、卫健、城管等职能部门的234名志愿者宣讲员,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优质服务新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必要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比如志愿者宣讲员到村里讲课,基本的路费、餐费等肯定要有所保障。”番禺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今年10月,在省、市文明办指导和支持下,番禺区成立了目前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
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为公益性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用于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培训志愿服务人才、开展文明实践项目活动、实施文明实践激励措施、资助生活困难群众等;支持基层文明实践所(站)根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完善场地设施,严格控制用于硬件建设的资金占比,严防大拆大建、豪华装修。
番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以社会募捐的形式,筹集文明实践发展经费。积极面向慈善团体、爱心人士和工商企业开展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资,助力番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设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常态长效发展。
据了解,在基金启动阶段,番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已收到首批6家捐赠单位共19万元捐款,筹集的捐款全部用于番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