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对口协作广西大化 助特色养殖业换挡升级
浏览次数:323 分类:乡村振兴
3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鸡保护条例》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简称大化县)首部以传统家禽为立法保护对象的单行条例。
广西大化七百弄鸡产业的腾飞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持续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帮扶。大化是宝安区对口协作地区,七百弄鸡是大化本地特色农产品。近两年来,粤桂协作驻大化工作组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七百弄鸡产业“三品一标”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圳品”认证,扩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扩大销售链,帮扶七百弄鸡“飞”出大山,走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位于大化县西北部的七百弄乡,七百弄鸡因此得名。七百弄鸡主要以玉米、谷物等为主食,大多在高峰丛深洼地养殖,营养丰富、肉质鲜美。
在对口协作大化县的过程中,粤桂协作驻大化工作组着力培育七百弄鸡这一本土特色农产品,携手社会机构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援建七百弄鸡种鸡场1个,七百弄鸡养殖场1个;打造“四舍一间”(孵化舍、育雏舍、种鸡舍、育种舍和有机肥生产车间),推动七百弄鸡逐步实现绿色、标准、规模养殖;开展“圳品”评定,帮助“七百弄冰鲜鸡”“七百弄鸡蛋”两个系列产品2020年和2021年连续获得“圳品”认证,2021年七百弄鸡、鸡蛋等“圳品”产品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据悉,2022年,粤桂协作驻大化工作组将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大型七百弄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后年产雏鸡、大鸡约10万羽,可带动大化镇8个村集体共249户脱贫户参与分红,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河源东源:春耕复耕生产忙 不负农时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