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梅州蕉岭县:撂荒土地“生金” 变身希望田
返回

梅州蕉岭县:撂荒土地“生金” 变身希望田

浏览次数:299 分类:乡村振兴

“没想到撂荒地能变得那么美。”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村民林辉立望着眼前的五彩稻田,脸上笑开了花。近年来,蕉岭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动,多措并举激发耕地资源新活力,稳步推进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稻花轮作荒田变增收田

一走进白马村,驻长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白马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延志便带记者来到五彩稻田前,讲起了这荒田的“蝶变记”。“这块昔日的撂荒耕地占地约90亩。我们探索出稻花轮作模式,并规划建设白马农业主题公园,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据李延志介绍,白马村通过种植油菜花,先让荒田变成赏花佳处;接着将油菜花打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栽种彩稻,建设观光小火车,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村集体集约土地,引进企业管理,农户每年可以拿到一亩地500元的田租,同时还能到田地里劳作,实现家门口就业。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前不久引进的旅行社和稻田观光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白马村党总支书记林金华说。

多措并举激发复耕动力

“这几块地长势不如前一茬好,要查查原因。”“近期雨水较多,要检查仙草有无受涝情况。”长潭镇新泉村驻村第一书记竺林与长潭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李陛方在一处已复耕种上仙草的土地前,与仙草技术员徐运换交流。

“我们与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建立合作关系,将近50亩地作为‘实验田’,预计仙草亩产能够达到约1600斤,亩产值近5000元。”徐运换说。“为了有效治‘荒’,镇里先全面摸查,建立台账。紧接着,联合工作队把撂荒地复耕复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紧密结合,通过宣传发动、集约流转、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李陛方说。

长潭镇是蕉岭县扎实推进荒地“生金”的一个有力注脚。“成立了蕉岭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后,因田施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撂荒整治常态长效机制,提高复耕复种成效,坚决把撂荒地整治、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蕉岭县农业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县将持续强化服务,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引领,聚焦特色培育、全链发展和效益引领,积极引入农业经营主体,盘活撂荒耕地,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鼓励村集体发展生态休闲新业态,并依托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激发复耕内生动力。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