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文山”填“会海”脱贫攻坚方能“轻装上阵”
浏览次数:664 分类:深圳新闻
据媒体报道,沿海地区一名乡镇干部在参加了一周以来的第9个会议后,连用三个“累”字形容自己的状态,“疫情期间没能开成的会,一股脑儿攒到了现在。”一个地处“三区三州”的未摘帽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共计参加了71次视频会议,会议之外还要抽出时间接受一些省直部门督战队的访谈交流,忙得团团转。这些吐槽的背后,藏着作风建设的逆耳忠言,也反映出脱贫攻坚路上,“文山该搬了,会海该填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秀作为”“装作为”也该收手了。
视频会议是新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囿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造成的无谓消耗。但在一些地方“文山会海”像披着“新技术外衣卷土重来,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也使贯彻落实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表现,违背削减“文山会海”的本意,“本领不够,开会来凑”,“文山会海”死灰复燃背后,说到底,是个别领导干部导向不准、担当不够、作风不实和能力不强的产物。
“今天通知明天要,只能是假报告”。疫情期间,上级需要基层的数据,可谓是一天一个样,今天要求统计这个数据,明天要求统计那个数据,在“数来数去”中把基层人员忙的团团转。当前,正是脱贫攻坚最后关键时期,各级部门应给基层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更多的心思在精准扶贫脱贫上。而不是让扶贫干部们疲于奔波开会,“蹲”文山“泡”会海,因此也不乏听到这样的呐喊声:“不怕事多任务重,就怕要求不实用”。
现实中,有些干部头脑里“胸无点墨”,纸上谈兵,习惯于考虑“上级意图”,一切围着头上的“乌纱帽”做文章,只顾领导在不在意,不管基层满不满意。打着对上级负责的旗号,一切工作重心都以政绩为先,以升迁为虑,以开会体现“务实”,以发文彰显“担当”,以“口号”代替落实。这些现象,都是某些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耍小聪明,打小算盘的真实写照。某种程度上说,基层扶贫干部遭遇的“文山会海”,是一些地方整体政风中上行下效、形式主义的缩影。脱贫攻坚中的文山会海何时休?要整治基层文山会海,得上下联动,从多级部门抓起。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
让放任文山会海的人通过道德自觉来治理文山会海,显然不如制度倒逼更为可靠。什么会议当逐层传达、什么会议只须电视电话即可,应该制订一个边界清晰的“国标”。另一方面,也可以用阳光化的手段来破解会海泛滥难题,对于案牍劳形的台账等文案工作,也应当用制度监督来约束。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呼唤超常规状态,需要超常规举措。唯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不破不立的决心,痛砸文山、怒填会海,方能卸下基层干部身上的包袱,让他们真正做到轻装上阵、心无旁骛,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最终带领群众百战百胜、决战决胜!(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