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出活力 宁都融媒体将“宁都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返回

融出活力 宁都融媒体将“宁都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浏览次数:768 分类:新闻

图为占地约300平方米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大楼
图为宁都县融媒体中心虚拟演播大厅

中国江西网赣州讯 记者王盛泉、曾燕清报道:1月10日,一幅新媒体作品《重磅消息!我县小布镇张翠华荣获“中国好人”!》用微信H5的格式,以互动、有趣的表现形式迅速在宁都县广大干部群众朋友圈转起,并迅速“霸屏”。类似的原创作品还有很多,宁都县融媒体中心从相“加”到相“融”一年多来,熟练运用云直播、VR、H5等新媒体表现形式,融合当地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把宁都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一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如何融合的?带着好奇心,1月11日,记者驱车前往宁都县,探访这个县级融媒体中心。

体制创新:打通媒体融合的“任督二脉”

2016年9月19日,宁都县融媒体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宁都将县委报道组、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县“两报”(今日宁都报和宁都手机报)编辑部、“今日宁都”微信公众号、“宁都发布”政务微博、“掌上宁都”客户端统一整合,组建成县融媒体中心。

2017年10月16日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大楼(该办公大楼原为梅江派出所办公楼,后划拨给融媒体中心)正式启用,顺利实现了县内媒体人员的合署集中办公。

记者了解到,宁都县融媒体中心现有工作人员66名,设有总编室、行政部、新闻部、专题部、制作部、技术部、市场部和前端部8个部门。该中心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从当地报道组、电视台、电台和“两报”编辑部整合而成的。工作人员的工资、绩效也是原单位发放,而宁都县融媒体中心这个机构暂时没有正式编制。虽然合署在一起办公,但是人员怎么管理?工作怎么协调?如何保持和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而机构设立存在改革成本高,新单位必须“设一撤一”、人员编制紧缺、经费申请困难等情况。这些均涉及到诸多体制和机制问题,这些疑问也引起了许多媒体同行的思考。

宁都县委、县政府在筹备成立融媒体中心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平台相加,而是系统性的深度相融。如何深度相融?牵头负责融媒体建设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少刚大胆探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从体制改革创新入手。2017年初,宁都县在江西率先成立了县宣传文化党工委,加强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职能作用。县宣传文化党工委统管县委宣传部、县委报道组、县史志办、县文联、县文广新局、县广电新闻中心、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等7个单位党组织及下属单位党组织。党工委书记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副书记、委员由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兼任。

党工委除了统管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县融媒体中心组建。党工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和总编辑,靠前指挥、统一管理。县融媒体中心“三重一大”等工作,必须经过党工委会议讨论决定。每个阶段特别是重大新闻、选题策划列入每月党工委例会重要议题,县融媒体中心编委会全体成员列席会议,明确近期关注热点,下达当月新闻宣传尤其是对外宣传目标任务,并在下一月党工委会议上交账督查。

体制创新打通了媒体融合的“任督二脉”。党工委的成立,高效推动了县融媒体中心的运营。党工委坚持从本县实际出发,经前期反复调研和思想动员,在不增设机构,不改变原法人单位设置、保持财务独立,人员工资来源、编制、职级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整合县内各家媒体单位一线新闻采、编、播人员集中办公。打破原有媒体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现状,在新闻业务上,实行稿件、人才、设备等统一调度、资源共享,从而大大减轻了机构改革调整所带来的成本和动荡,切实从新闻媒体业务上高效率融合。

技术创新:开发“媒资共享系统”组建新闻生产“流水线”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抢占舆论的主导权?融媒体中心成立后,人员融合在一起了,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深度融合的又一问题摆在李少刚面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利用广播电视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对广播电视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建成电视虚拟演播厅、调频广播直播间、非线性编辑系统等,通过技术设备的创新升级,完善新闻作品采、编、制、播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宁都县融媒体中心自行开发了“媒资源共享系统”,建立一条新闻生产的“流水线”。

传统新闻生产存在各媒体平台各自为战、资源浪费、重复劳动现象。从事多年新闻采访工作的宁都县委报道组工作人员黄梅芳告诉记者,以前写新闻,自己要挖线索、拍照片、找素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现在,通过“媒资共享”系统,各媒体记者登录该系统的帐号,拓宽了新闻线索来源,共享新闻资源,根据各平台属性进行编写加工,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黄梅芳介绍,由于和媒体同行在一起办公,相互之间的交流、协助的机会也更多了。

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制作部新任主任陈诚向记者介绍,他1999年退伍转业到宁都县电视台工作,长期从事后期制作这一岗位,节目制作后,播出平台主要是电视台这个单一平台。如今,他和团队制作的大量电视节目和专题,不仅可以在宁都电视台播出,还可以通过宁都新闻微信公众号、掌上宁都APP以及“云直播”等平台播出。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是所制作的节目关注度更高,影响力更大了,个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更有价值。

内容创新、传播创新:把“宁都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一方面新闻传播呈现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另一方面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那么在这个信息充沛的新媒体时代,传递的内容重要还是传播的手段重要呢?

深度融合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少刚在内容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上继续探索。

要将大道理讲得“可口可乐”。宁都县融媒体中心紧扣县内中心工作、宁都的特色亮点和阶段性节点难点工作,围绕该县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六大攻坚战”、乡风文明、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旅游开发、特色小镇、宁都地方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全方位、多纬度、深层次宣传推介宁都。邀请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到该县开展“六大攻坚战”、作风整治、“喜迎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等集中采访,发挥广大媒体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同时,制作播出“砥砺奋进攻坚突破”、“精准扶贫——宁都在行动”、“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振兴发展、攻坚前行”、“改作风提效率促发展”等专题节目近20个,同步制作H5和视频直播“宁都道情”十九大宣讲、特色小镇、脐橙开摘等节目各10期,每期浏览点击量高达七八万人次,让新闻宣传的形式有趣、互动、有参与感。把“宁都故事”讲的“有滋有味”。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内容也要有人欣赏才有价值。在“掌上宁都”手机客户端,云直播、VR看宁都、H5展示、云社区、电视台电台同步收看收听等新技术手段运营一应俱全。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的诸多特点、优点。党工委交办重大新闻选题策划,经总编室制定采访任务、新闻部派出记者采访、记者采写稿件、总编室审核稿件(通稿)后,通过“中央厨房”相关管理系统共享新闻素材和稿件,再制作生成适合各类媒体刊发的稿件,经责任领导审签后分别在各类媒体平台刊发,最后将各大媒体刊发的内容集中链接在“掌上宁都”客户端进行推送,使节目生产中的策划、采集、制作、编排、传播等各个环节无缝连接、实时互动,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谈到媒体融合的困难与问题,李少刚表示,宁都的媒体融合发展虽然有了良好的起步、重大突破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人才、技术及资金上的缺乏也日益凸显,如何充分调动、激励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融出“活力”,宁都县融媒体中心将继续探索媒体发展新模式、打造融媒体县级品牌。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