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新闻 / 第18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广州举行 362支队伍参赛
返回

第18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广州举行 362支队伍参赛

浏览次数:1133 分类:广州新闻 分类:新闻

广东省科协主办的第18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日前在广州举行,全省19个市362支队伍1300多名师生携自己制作、编程及调试的机器人现场“比武”。广州市第六中学获得VEX挑战赛高中组冠军,将代表广东参加将在贵州举行的全国赛。六中团队培训导师、海客智能机器人创始人李铿介绍,目前国内高校并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而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也数量有限。

小学生也能编程设计机器人

据了解,本届省赛分为高中、初中和小学三个组别,进行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工程挑战赛、WER工程创新赛等5个全国赛及一个省赛自建项目。经过激烈角逐,现场共决出一等奖164个、二等奖327个和三等奖416个,共计907个奖牌,其中14个冠军队晋级全国赛。其中,海客智能机器人课程指导的广州市第六中学VEX高中队和越秀区培正小学综合技能队代表广东进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广州市第六中学获得VEX挑战赛高中组冠军,将代表广东参加将在贵州举行的全国赛。

李铿介绍,VEX挑战赛涵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领域,能提高并促进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通过独特的课程设计,即使小学生也能编程设计机器人,参加比赛。”李铿表示,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机器人师资和教材很稀缺

据悉,在广州的中小学,不少将机器人的学习列为校本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来说,智能机器人教育大多是以课外活动和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模式开展的,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智能机器人的活动或竞赛,但作为课程引入到教学中的却少之又少。与此同时,与中小学机器人学习、竞赛渐成热潮形成对比的是,中小学里能胜任机器人教学的老师严重不足。

据介绍,目前国内高校并没有“人工智能”这个专业,而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也数量有限。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仅为1:10。除了师资的紧缺,适合中小学生的机器人教材也很稀缺,多数学校照搬国外教材和课程体系。有专家表示,应加大力度培养机器人师资,可在大学开设对口专业,也可采取中小学与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