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广东103个村落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将获得保护发展规划制定支持
返回

广东103个村落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将获得保护发展规划制定支持

浏览次数:525 分类:新闻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公布了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广东省上榜的中国传统村落有103个,其中,广州市1个、韶关市10个、汕头市11个、佛山市10个、江门市5个、肇庆市2个、梅州市32个、河源市13个、清远市13个、中山市4个、揭阳市2个。

按照《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将统筹农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分年度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村落还将获得技术指导、保护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的支持。

韶关市南雄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对保持中国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以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村民增收,有极大的裨益。

韶关10个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据了解到,韶关市此次共有10个古村列入名录,其中南雄市占3个,分别是油山镇的上朔村、南亩镇的鱼鲜村和百顺镇百顺村黄屋城村,成为韶关市此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县(市、区)。

从南雄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南雄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了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并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乌迳镇新田村入选。截至目前,南雄市共有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南雄正在开展水口篛过村、珠玑湖口的罗田村、珠玑中站村的调查推荐工作,准备申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力争将南雄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朔村自古就是南雄著名大村庄

上朔村宗祠

上朔村始于唐或唐之前,自古就是南雄著名大村庄,素有“千家村”之称,村内至今还留有多个朝代的古建筑。此外,该村还是南雄市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和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时期南雄土地革命的中心和根据地。

鱼鲜村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村内存有古寺、祠堂等多处古建筑。

黄屋城村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村里的古城为长椭圆形,城墙均是用花岗岩条石、青砖等砌成。该古城规模宏大,技术精湛,结构牢固,是研究南雄黄氏的重要物证。

这三个村落在村落选址格局、传统建筑风貌、历史环境要素、历史人文传承等方面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符合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标准。

河源

阮啸仙故里

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

在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河源市共有13个传统古村落入选。

据了解到,《广州日报》连续多年报道的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和大湖镇湖东村大湖寨、东源县仙塘镇仙塘村南园古村、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义合镇义合村苏家围村以及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等多个古村落,在这次公布的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中均榜上有名;其中,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则是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阮啸仙的故里。

今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

定于400年古村下屯村举行

据河源市文广旅体局局长梁伟光介绍,义合镇下屯村始建于明朝末年,距今有400余年的建村历史,建村至今已繁衍生息20余代居民。下屯村至今保留着众多明清时期和近代的古建筑和古民居,其中以阮啸仙故居、阮啸仙纪念馆最为有名。梁伟光称,说起下屯村的红色历史,可以说是与中共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息息相关。

阮啸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时期,其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风格。

据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阮啸仙故居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阮啸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时期,其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风格,建筑结构属三进院落式,有着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

昨日在阮啸仙故居看到,故居由大堂面老屋和阮啸仙书屋组成,书屋位于大堂面老屋西南侧约200米处,大堂面老屋是阮啸仙出生的地方,书屋则是阮啸仙童年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1996年,当地政府斥资修复了阮啸仙故居原貌。目前,阮啸仙故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源市为数不多的广东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记者从东源县政府获悉,阮啸仙故居现已成为全国审计干部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国情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廉政教育基地。

据悉,河源市和东源县宣传文化等部门近期计划把下屯村多处荒废的建筑打造成乡村会客厅、村史文化馆等,增加啸仙故里的参观、旅游场所和景点,同时借助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不断挖掘阮啸仙故里下屯村的“红色、古色、绿色”资源。

昨日从河源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将在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举行;大赛原计划6月举行,目前暂定改期至8月24日至25日举行。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