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第二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初赛在顺德美食文化体验中心举行
返回

第二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初赛在顺德美食文化体验中心举行

浏览次数:2641 分类:新闻

《碧绿炒双星》《农家蒸鱼球》《鳗鱼咕噜肉》《炒奶拼脆皮柚皮》……每一味都是地道的顺德菜,每一道菜都是凤城民间巧厨实力的见证。

刚刚过去的周末,由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大良街道办事处主办,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珠江商报社承办的“全民皆厨·美味相传”第二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初赛在顺德美食文化体验中心举行。

一连两日,两场初赛吸引了60组选手参加。经过专业评委的评选,最后30组选手成功晋级,他们将参加于8月24日,在大信·新都汇顺德店户外广场举行的决赛,决赛前三名将代表大良出战“第十四届顺德私房菜大赛总决赛”。

名厨现场支招

提升菜式水平

赛事举行期间,顺德美食文化体验中心内,热闹非常,菜香扑鼻。夫妻档、闺蜜档、师徒档……对美食有着同样的执着,不同组合的选手用心地烹煮每一道菜。两组赛事的选手不约而同地奏响了“锅碗瓢盆欢乐曲”,现场也引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助威团以及慕着“顺德私房菜”之大名而来的试吃团。

凤城鲜厨私房菜活动品牌一直致力于深挖顺德美食文化内涵,促进美食与多元产业的加速融合和发展提升,传播“厨出凤城”的美誉。赛事为非专业选手提供比拼、切磋的交流平台,发掘、输送烹饪人才,助力“粤菜师傅”工程,传扬粤菜文化。

据了解,为了提升参赛选手的烹制水平,第二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专门聘请了凤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首席导师、顺德名厨罗志坚作为赛事顾问,为选手支招。在比赛的过程中,罗志坚每走到一组选手的烹饪桌前,都会为他们的菜式支招。罗志坚的每个点拨都说到了点上,为选手们的菜式加分不少。

美食之风长期熏陶,凤城美味代代相传。“其实,在顺德,每家每户都总会有一个烹饪的好手。来参加比赛的,其烹饪技术还是很高的。”罗志坚表示,作为参加比赛的菜式,其实,更多的只需要在一些摆盘装饰、时间控制等小技巧里提升。

经过一番比拼,A13号梁大积、B12号罗宏颖、B4号韦柱明三位选手凭借菜式《青芥大虾》《金丝虾球》《农家蒸鱼球》分别获得8月17日初赛的冠亚季军;B14号严爱玲、B2号梁卓彬、A5号杨秋盛三位选手凭借菜式《鳗鱼咕噜肉》《炒奶拼脆皮柚皮》《凤味鱼虾蟹》分别获得8月18日初赛的冠亚季军。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打造“顺德巧厨娘”的品牌,在本届比赛中,大会特别针对女性主厨参赛选手,设置了“顺德巧厨娘”评选,并在20多组女性选手中评选出罗雅嘉、梁燕旺、严爱玲等3位巧厨娘,她们将代表大良参与“2019顺德巧厨娘”评选活动,展现顺德女性巧手烹制美味的精湛技艺。

8月17日的第二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初赛,参赛选手正在烹调菜式。

“大美旅”参与赛事组织

擦亮美食品牌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自古名厨辈出,民间厨神卧虎藏龙。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欧伟中表示,自2006年启动首届顺德私房菜大赛以来,14年的坚持,已经让其成为全区性的美食品牌活动,同时也成为全面展现顺德全民乐厨、人人皆厨的大舞台。

作为顺德中心城区,大良美食之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更加深入。在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凤城鲜厨私房菜大赛的基础上,刚刚在今年7月份挂牌成立的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简称“大美旅”)主动积极参与到本届赛事中,积极发动会员资源,与珠江商报社联手将活动办好。其中,作为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顺德惠美庄品味鲜味业有限公司作为“大赛指定酱油”赞助单位支持本届赛事。

“美食,是大良一张重要的名片,私房菜的成功举办,是擦亮这一名牌的重要举措。”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会长张志标表示,接下来,促进会还将在大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深入推进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十二道凤味”等重点工作,协助区旅游管理部门举办2019年顺德美食节,依托“顺德美食”的区域效应,深化大良美食集聚区规划建设,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美食+”产业模式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因美食而火爆起来的“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成为了“吃货”们觅食的首选。作为顺德的中心城区,大良是大多数游客打卡顺德的第一站。作为全国首个“中华餐饮名镇”,大良在打造美食体验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除了成立以“美食+旅游”为组合模式的跨界行业协会——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外,立足顺德、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餐饮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众食联”项目在大良正式启动。一个以“美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大良逐渐成型。

据悉,为力促将大良打造为顺德美食旅游休闲购物的体验、创新、传播集中地,大良将规划建设顺德美食小镇和清晖园周边片区等两大美食集聚区,深化旅游文化发展规划,通过美食聚集区的打造、旅游文化综合项目的引入、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扶持办法的制定等,打出商贸、餐饮、旅游组合拳,推动第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顺德美食小镇以顺德悠久的美食文化及资源为支撑,联动华侨城欢乐海岸、旧寨美食村两大美食胜地,打造成顺德地标式的美食新高地,带动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而清晖园周边片区美食集聚区,则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晖园,以及华盖里片区、华盖路商业街为核心向周边拓展,通过更新老旧片区的同时,引入发展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文化创意和教育培训等业态,建设集历史文化、旅游、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展现顺德特色美食的旅游中心。

因美食结缘

好友组队参赛

一边,席征宇将新鲜的虾肉打成富有弹性胶状,并将其作为馅料酿入生菜里;另一边,谭丽芬在酿好的虾球上铺点蟹籽作为点缀,然后进行摆盘。15分钟左右,一盘酿好的生菜包分别围成花瓣的形状,并以红玫瑰作颜色点缀的《百花酿生菜胆》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其间,两人默契十足。“我们之间的默契都是靠一道道的菜培养起来的。”席征宇笑说,她们俩同是肇庆人,现在在大良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之前并不认识,在烹饪课上认识后,大家就经常聚在一起做菜,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把家常菜做得更好吃。”

因爱烹饪而结缘,因对美食的执着而成为了好友,因皆想展示厨艺而一起组队参赛,席征宇和谭丽芬都希望可以通过这道菜来传达健康饮食的理念,用最质朴的食材传达烹饪的美。

两婆孙重现

儿时的味道

将大小合适的鱼胶放进煎锅里,稍稍用力压成饼状,用慢火煎至金黄,最后洒下爆炒后的芝麻在鱼饼身上,一道传统的煎鱼饼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70多岁的潘洁霞对每一个步骤都是这样的纯熟。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今年38岁的简佩珊在得知这个比赛后,决定与婆婆潘洁霞报名参赛,并以这道菜来重温儿时的味道,致敬顺德这片鱼米之乡。简佩珊回忆说,婆婆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渔民,以养鱼为生的潘洁霞对鱼的烹制有着丰富的经验。

因对这片鱼米之乡以及顺德传统美食的热爱,简佩珊从婆婆那里学会了顺德传统煎鱼饼的手艺。她希望以后也能把这一手艺传承下去,把儿时味道进行传承与发扬。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