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服务万名儿童、绘出美丽乡村:一个健康包发挥大作用
返回

服务万名儿童、绘出美丽乡村:一个健康包发挥大作用

浏览次数:498 分类:新闻

今日广东网讯 为疫情防控应急而生的公益产品,如何在“疫情后时代”发挥更大价值?

2020年2月,正是关注到本地困境儿童家庭缺口罩、居家学习指引,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在广州各区民政与慈善系统支持下,通过分享“社区健康包”为各社区困境儿童准备了儿童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以及网络安全指引宣传单张。

相较于物资发放的形式,社区健康包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伴手礼,褪去“弱势”标签,也更受欢迎,最终送进了1万户家庭。社促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郭媛回忆道,“这一因疫情防控而诞生的公益创意是宝贵财富,也应该在‘疫情后时代’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一年后的社区健康包会更新迭代成为社工+艺术公益心理支持工具包,继续切入到新的社会痛点和议题中,帮助乡村或其它有需要的儿童通过艺术学习和实践探索世界,并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工作者提供支持。

诞生:

“政府+企业+社会服务”合力聚焦社会痛点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初,社促会链接各类资源抗疫时便发现:大家都在四处寻找抗疫物资、对接物流渠道,然后不断往外走。郭媛回忆道,“当时本土口罩同样一罩难求,而孩子长期赋闲在家,也会对家庭关系带来新的挑战,这些现象一直没人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案,就会酝酿出更多问题。”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社区工作者深入一线,了解社区需求却缺乏资源;而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则不知道如何将爱心物资和关怀精准送达每一户困境家庭的家门口。几乎同一时间,广州社促会提出一个新倡导,携手Hello语音、爱德基金会在广州各区民政与慈善系统支持下搭起行动平台。

“爱心企业和机构提供资源,社促会链接社会服务机构,政府支持下,大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相关负责人透露,大家决定以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的方式,为小朋友们送上儿童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片等生活类医护物资,以及由广州网警指导制作的“安全上网”警示卡。而企业志愿者更是在社工的带领下,走进了社区内的困境家庭,“了解到可以通过社区工作者,帮助困难邻里。”

“有的家庭正好缺儿童口罩,孩子不敢出门,收到社区健康包(儿童版),开心得不得了,志愿者看着也很是触动。”郭媛回忆道,那时候,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给不少困难家庭解临时之急,同时也促成了疫情下“政府+企业+社会服务”合力的新尝试。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社区健康包(儿童版)行动共联动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门店、社会组织和志愿团体21家,覆盖100多个街道和社区,基本服务涵盖整个广州市,共派发社区健康包(儿童版)10000个,累计惠及约40152人次。

然而,当口罩以及网课指引的需求减少,社区健康包(儿童版)还剩下多少价值?

延续:

疫情后时代,将好的公益理念传承下去

“社区健康包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这个多方链接的平台已经搭起来,便有更多的事情可以促成。”一位创意策展团队成员告诉记者,“在抗疫行动结束没多久,大家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艺术领域,定制社工+艺术公益心理支持的工具包。”在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的1.0版本上,团队设计了持续为广州乃至全国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研发的2.0版本,调整了相关防疫用品,也增加了一系列美术用具。

“我们计划携手社促会多家会员单位,以艺术疗愈、美育支持的方式为困境儿童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郭媛称,想法出来了,需要落地。此前,社区健康包(儿童版)在广州各社区派发,其中包括从化区鳌头镇新围村。由于地处偏僻,大部分新围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只有在秋收或者春耕时回村。

村中的困境儿童,大部分与老人一起生活,就近读书,“学校的艺术课程并不丰富,很难看到孩子像在志愿者的课堂里这么开心和放得开”,老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正确地引导孩子。社区健康包(艺术版)选择了在此地试点,对接上了社工机构,希望为当地近百名乡村儿童带去艺术创作课堂。

派发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同时,社促会开展了新围村困境儿童画心理需求调研,了解与摸查困境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疏导需求,此后配置绘画课堂,引导新围村孩子们利用社区健康包(艺术版)里的画具和画本进行绘画创作,让孩子们对新围村的特色传统文化猫头狮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先画半圆,再画长方形,这是猫头狮牙齿……”在头一次绘画课堂中,主题是新围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第二次课堂,大家又把内容设为立体艺术设计。每次活动都有数十名孩子参与,“大家每次都有拍照纪录,第二次总会自豪地指着自己和作品的合影,很是自豪。”

难点:

探索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让公益更可持续

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社促会团队成员更是开始发动当地村民一同进行墙绘创作,用艺术的方式观照自己的家乡,“融合社工个案和小组活动等手法,引导村民通过画出自己美丽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事。”在2020年99公益日期间,广州社促会利用腾讯公益线上筹款平台为“与爱童绘轻美之乡”项目募捐善款。短短三天,项目累计发动1518人次参与捐赠,总计筹得11万元。

“这一笔善款为当地的活动筹集了一定成本费用,但要对乡村进行创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扎根乡村的公益项目都需要可持续性。”郭媛透露,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更深含义,是希望链接社区工作者、创变者以及本土爱心企业或个人投身公益行动中。该项目需要通过增能、赋能,探索“公益+艺术”的乡村振兴社区自组织模式,而平台上的各方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区服务需要引入资源,这种资源不仅仅是指外界的劳动力,还有好的理念和技术的内化。”一位志愿者表示,“社区工作者才是创变的主导。”如今,新围村在社促会组织的志愿者协助下,给一片片土墙绘上了美妙的乡村风景,利用了各类艺术手段来呈现。“这个墙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和村民沟通,链接社区关系的过程,因为每一户墙的描绘都需要村民支持。但在对接村民的过程中,其实也能感受到村民深深的诉求,他们希望把村里变得很美,很漂亮,但缺少人引领。”

而郭媛告诉记者,“无论是抗疫时期的儿童版还是后疫情时代的艺术版,社区健康包其实都是一个技术,更重要的是链接社会多方深度参与,为社区的服务者和创变者赋能,成为更多有心改变的人的引领者,这需要多方配合,每个人都专注于自身专业的事情。”她分析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恰恰也是平台链接资源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时间回到更早前,在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研发过程中,有不少社会团体也找到社促会创意策展团队成员,希望提供支持。团队负责人回忆道,“像这样有心的团体,尤其是青年其实不在少数,但大家其实都有很强的主导性,在后来也希望项目按着自己的想法走,打造成自己的品牌。”

多方协作的关键在于将公益视作专业性极高的事业,抱着相互信任和专业分工的态度,共享资源,“当我们愿意深度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环节时,改变才会发生。”郭媛表示,社区健康包的链接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会在已有基础上,广州公益将产出更多协作创变的故事。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

今日广东网讯 为疫情防控应急而生的公益产品,如何在“疫情后时代”发挥更大价值?

2020年2月,正是关注到本地困境儿童家庭缺口罩、居家学习指引,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在广州各区民政与慈善系统支持下,通过分享“社区健康包”为各社区困境儿童准备了儿童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以及网络安全指引宣传单张。

相较于物资发放的形式,社区健康包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伴手礼,褪去“弱势”标签,也更受欢迎,最终送进了1万户家庭。社促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郭媛回忆道,“这一因疫情防控而诞生的公益创意是宝贵财富,也应该在‘疫情后时代’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一年后的社区健康包会更新迭代成为社工+艺术公益心理支持工具包,继续切入到新的社会痛点和议题中,帮助乡村或其它有需要的儿童通过艺术学习和实践探索世界,并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工作者提供支持。

诞生:

“政府+企业+社会服务”合力聚焦社会痛点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初,社促会链接各类资源抗疫时便发现:大家都在四处寻找抗疫物资、对接物流渠道,然后不断往外走。郭媛回忆道,“当时本土口罩同样一罩难求,而孩子长期赋闲在家,也会对家庭关系带来新的挑战,这些现象一直没人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案,就会酝酿出更多问题。”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社区工作者深入一线,了解社区需求却缺乏资源;而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则不知道如何将爱心物资和关怀精准送达每一户困境家庭的家门口。几乎同一时间,广州社促会提出一个新倡导,携手Hello语音、爱德基金会在广州各区民政与慈善系统支持下搭起行动平台。

“爱心企业和机构提供资源,社促会链接社会服务机构,政府支持下,大家一直想不通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相关负责人透露,大家决定以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的方式,为小朋友们送上儿童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片等生活类医护物资,以及由广州网警指导制作的“安全上网”警示卡。而企业志愿者更是在社工的带领下,走进了社区内的困境家庭,“了解到可以通过社区工作者,帮助困难邻里。”

“有的家庭正好缺儿童口罩,孩子不敢出门,收到社区健康包(儿童版),开心得不得了,志愿者看着也很是触动。”郭媛回忆道,那时候,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给不少困难家庭解临时之急,同时也促成了疫情下“政府+企业+社会服务”合力的新尝试。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社区健康包(儿童版)行动共联动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门店、社会组织和志愿团体21家,覆盖100多个街道和社区,基本服务涵盖整个广州市,共派发社区健康包(儿童版)10000个,累计惠及约40152人次。

然而,当口罩以及网课指引的需求减少,社区健康包(儿童版)还剩下多少价值?

延续:

疫情后时代,将好的公益理念传承下去

“社区健康包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这个多方链接的平台已经搭起来,便有更多的事情可以促成。”一位创意策展团队成员告诉记者,“在抗疫行动结束没多久,大家已经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艺术领域,定制社工+艺术公益心理支持的工具包。”在社区健康包(儿童版)的1.0版本上,团队设计了持续为广州乃至全国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研发的2.0版本,调整了相关防疫用品,也增加了一系列美术用具。

“我们计划携手社促会多家会员单位,以艺术疗愈、美育支持的方式为困境儿童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郭媛称,想法出来了,需要落地。此前,社区健康包(儿童版)在广州各社区派发,其中包括从化区鳌头镇新围村。由于地处偏僻,大部分新围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只有在秋收或者春耕时回村。

村中的困境儿童,大部分与老人一起生活,就近读书,“学校的艺术课程并不丰富,很难看到孩子像在志愿者的课堂里这么开心和放得开”,老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正确地引导孩子。社区健康包(艺术版)选择了在此地试点,对接上了社工机构,希望为当地近百名乡村儿童带去艺术创作课堂。

派发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同时,社促会开展了新围村困境儿童画心理需求调研,了解与摸查困境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疏导需求,此后配置绘画课堂,引导新围村孩子们利用社区健康包(艺术版)里的画具和画本进行绘画创作,让孩子们对新围村的特色传统文化猫头狮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先画半圆,再画长方形,这是猫头狮牙齿……”在头一次绘画课堂中,主题是新围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第二次课堂,大家又把内容设为立体艺术设计。每次活动都有数十名孩子参与,“大家每次都有拍照纪录,第二次总会自豪地指着自己和作品的合影,很是自豪。”

难点:

探索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让公益更可持续

在合作了一段时间后,社促会团队成员更是开始发动当地村民一同进行墙绘创作,用艺术的方式观照自己的家乡,“融合社工个案和小组活动等手法,引导村民通过画出自己美丽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事。”在2020年99公益日期间,广州社促会利用腾讯公益线上筹款平台为“与爱童绘轻美之乡”项目募捐善款。短短三天,项目累计发动1518人次参与捐赠,总计筹得11万元。

“这一笔善款为当地的活动筹集了一定成本费用,但要对乡村进行创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扎根乡村的公益项目都需要可持续性。”郭媛透露,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更深含义,是希望链接社区工作者、创变者以及本土爱心企业或个人投身公益行动中。该项目需要通过增能、赋能,探索“公益+艺术”的乡村振兴社区自组织模式,而平台上的各方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区服务需要引入资源,这种资源不仅仅是指外界的劳动力,还有好的理念和技术的内化。”一位志愿者表示,“社区工作者才是创变的主导。”如今,新围村在社促会组织的志愿者协助下,给一片片土墙绘上了美妙的乡村风景,利用了各类艺术手段来呈现。“这个墙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和村民沟通,链接社区关系的过程,因为每一户墙的描绘都需要村民支持。但在对接村民的过程中,其实也能感受到村民深深的诉求,他们希望把村里变得很美,很漂亮,但缺少人引领。”

而郭媛告诉记者,“无论是抗疫时期的儿童版还是后疫情时代的艺术版,社区健康包其实都是一个技术,更重要的是链接社会多方深度参与,为社区的服务者和创变者赋能,成为更多有心改变的人的引领者,这需要多方配合,每个人都专注于自身专业的事情。”她分析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恰恰也是平台链接资源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时间回到更早前,在社区健康包(艺术版)的研发过程中,有不少社会团体也找到社促会创意策展团队成员,希望提供支持。团队负责人回忆道,“像这样有心的团体,尤其是青年其实不在少数,但大家其实都有很强的主导性,在后来也希望项目按着自己的想法走,打造成自己的品牌。”

多方协作的关键在于将公益视作专业性极高的事业,抱着相互信任和专业分工的态度,共享资源,“当我们愿意深度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环节时,改变才会发生。”郭媛表示,社区健康包的链接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会在已有基础上,广州公益将产出更多协作创变的故事。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