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造+智造”双轮驱动 赋能佛山顺德制造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736 分类:产经
在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周年之际,2020年9月21日下午,佛山顺德区召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企业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8年以来的质量强区工作,并晒出亮眼成绩单: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数量在全市五区领先;160家企业获评为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占全市三分之一。
使顺德制造成为品质的代言
会议上,顺德区委常委周旭为2020年顺德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分别颁发了具有高含金量的荣誉牌匾。
根据评审管理办法规定,顺德区政府质量奖每两年评一次,每次评定不超过3家企业,每家获奖企业奖励100万元。这些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准则,客户投诉率明显降低,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则是顺德高质量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9年,顺德有46家企业获评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任伟青现场为企业代表进行颁奖,充分肯定了顺德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9月21日会议召开前,顺德刚刚与广东质检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将打造成为极具地方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高端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质量监管执法、区域创新驱动提供专业技术力量支撑,成为顺德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周旭在会上首先将这个好消息与现场企业家分享,同时抛出顺德质量提升的新命题——市场主体作用怎么发挥,政府如何导入资源、专家、行政力量、服务平台、中介等赋能高质量发展?
周旭表示,一是要勇于担当,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市监系统要加快构建“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大服务”工作格局,落实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支撑高质量实验区内涵发展。二是要务实创新,全力推动顺德制造品质革命,企业要有勇气、有底气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找差距、追求卓越,使顺德制造成为品质的代言。三是坚定信念,着力构建高品质的产业生态体系,始终把品质革命作为企业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牢、抓实,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塑造产品质量区域品牌
截至2020年9月,顺德共有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9家企业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5家企业获佛山市政府质量奖,19家企业获顺德政府质量奖,数量在全市五区领先。160家企业获评为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占全市三分之一。新增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企业1018家,同比增长6.1%。顺德组织制定联盟标准136项、团体标准49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累计1033项,新增81项,同比增长8.5%,标准数量在全市五区领先;2020年以来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创历史最高纪录,新增5项国际标准、累计16项,保持全省县域之首。
质量提升工作成绩单耀眼的背后是顺德贯彻落实佛山市委、市政府“质量佛山”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质造+智造”双轮驱动,积极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以质量技术为抓手,支持企业创品牌、提标准、促升级,努力提升质量水平。清晰的战略定位和贯彻落实、落细,使得区域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下一阶段,顺德将坚持贯彻和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以质量创造效益,以质量推动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好“十四五”质量工作。其中,重点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一方面,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研发支持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生产力领域转化,到2022年打造10家科技型领军企业,建成3个高端研发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R&D占GDP比重达4%。
另一方面,修订顺德区促进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设立知识产权维权基金,促进知识产权更充分发展,运用和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到2022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500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18万件,当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900件,通过马德里体系申请国际商标累计超过320件。
在顺德建设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这一关键阶段,顺德还将继续引导鼓励制造企业对标先进技术标准,着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深入塑造产品质量区域品牌,到2022年,重点领域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重点产品类别达到90%,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巡查覆盖率达到100%。各级政府奖获奖数量、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数量在全省县级区域继续保持领先态势。同时提升现代服务业质量,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