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阳江阳春:荒地披“绿装”,110亩山薯带动村民就业
返回

阳江阳春:荒地披“绿装”,110亩山薯带动村民就业

浏览次数:331 分类:产业

眼下,正值广东省阳江阳春市河口镇下双村山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田里的110亩山薯成垄成行,郁郁葱葱,近看,一根根藤蔓沿着竹竿蜿蜒生长,勤劳的村民正忙着除草浇水。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据下双村村干部张艺介绍,山薯与人们平时食用的淮山类似。由于当地土壤为潮湿的沙质土壤,且温差大,有利于淀粉的累积,因此山上自然生长的野生山薯口感香糯。一直以来,当地村民有把从山上采挖的野生山薯移植到自家山地或运到镇上出售的传统。

2022年4月,一家山薯种植企业闻讯而来,在下双村河角自然村流转150亩土地后,投入约300万元资金,对耕地进行改造。企业组织人力兴修机耕路、水面桥,移除了田间的电线,向村民购买从周边山上采挖的野生山薯作为种苗,截取薯块引种到地里,打造山薯种植基地。

山薯种植企业负责人卢明介绍,山薯的根茎深埋地下,种苗成本和人工成本都不低。首批种下的均为野生山薯种苗,成本每公斤七八十元。为了让山薯径直生长,长出好品相,卖出好价钱,该企业添置了钻孔设备,往地下打出一个个深约一米的洞,再回填泥土,给山薯提供生长空间。除此之外,采收过程也有讲究,否则很容易将山薯挖断,影响价格和销售。

种植过程中,挖坑、铺薄膜、施肥、浇水、采挖等工序均需要大量人手,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在“家门口”的劳动岗位。山薯地开荒和种植前期,每天有40多名村民在田里劳作。“现阶段负责浇水、施肥,任务不算重,不仅能带孙子,每天还能获得200元的额外收入。”一名正在劳作的村民说。

据介绍,下双村山薯亩产可达2000公斤至2500公斤,主要销往河口镇以及阳江市区的饭店,有时甚至供不应求。“首批种植的山薯成熟后,打算把收获的部分山薯作为下一造种植的种苗,剩余的销往饭店、市场。”卢明计划在提升产量上下功夫,带动村民一起参与种植,共同富起来。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