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新闻 / 中山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红色物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返回

中山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红色物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浏览次数:619 分类:中山新闻

物业公司是否该续约,小区停车位怎样规划更科学,网线如何安装最便民……这些事情往往是小区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中山市委政法委统筹推进多个镇街试点“红色物业”,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物业公司的引领,让“红色物业”成为社区服务群众的有效支撑。

记者在近期走访中发现,目前中山不少镇街都结合各自特点,不断探索“党建+红色物业”工作模式。比如,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通过社区党委引领,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个基层治理主体融合互动;在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长”工作模式,由社区党委统筹各方资源,填补小区物业服务的空白。

在中山市三角镇,近40个楼盘入住了大量“新三角人”,但由于楼盘比较分散,截至2021年所有小区都没有设立业主委员会,小区管理难度较大。针对这个现状,三角镇探索推进“中心社区党总支部+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住户”的小区治理“1+4”模式,在全镇39个商住小区建立了党支部。一方面,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做居民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另一方面,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居民共同把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宜居小区。

在中山市三乡镇振华社区,四个小区分别成立了党支部,按楼栋设置党小组,179名党员分成39个网格“包楼包户”服务居民。每月15日是小区的群众接访日,党员网格员到小区接访群众,面对面收集问题并反馈相关办理情况。

以点带面,当前中山正在全面推进和规范住宅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党的建设,探索“社区党总支部领导、小区党支部负责、党员楼长参与、居民协同”社会治理路径。

同时,中山还尝试推动业委会主任与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社区与机关部门、物业企业等签订党建联建共建协议1320份。小区党支部发挥“人熟地熟”的作用,带动物业处理好居民关切的热点问题,真正实现为社区居民“强服务、办好事”,切实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