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陶瓷走出绿色生产之路 为全国建陶行业树立绿色制造标杆
浏览次数:668 分类:产经
“过去陶瓷看意大利,现在世界陶瓷看佛山,佛山陶瓷看西樵。”南海区西樵陶瓷协会秘书长梁三苏介绍,这句话在陶瓷界流传广泛。佛山在全国各建筑陶瓷产区中,保持了多项“第一”的纪录,装修就买佛山陶瓷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尽管从1992年才开始投资建设第一家陶瓷厂,但27年来,南海西樵陶瓷生产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走在了佛山陶瓷行业发展的第一方阵。2015年,在佛山市14家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全国陶瓷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南海西樵占了8家,凸显了“品质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几年来,南海西樵陶瓷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提振品牌。随着区域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西樵陶瓷逐渐扮演起行业引领者的角色,并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2017年,区域品牌“佛山陶瓷”品牌价值为581.29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制造业区域品牌中位列第三。在“绿色制造”、智能化生产的引领下,南海陶瓷走出了一条绿色生产之路,为全国建陶行业树立了绿色制造标杆。
践行“绿色发展”
环保标准比国家更严格
位于西樵山下的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娜丽莎”),是佛山第一家A股上市陶瓷企业。而在走进蒙娜丽莎的工厂之后,很难想象,这是一家陶瓷厂。几个巨大的淡蓝色烟囱直指蓝天,与人们想象中的污染排放所不同,烟囱里间或有水蒸汽飘向空中,旋即消失,基本没有异味或留下灰黑的色彩。
这得益于蒙娜丽莎对生产线细节的把控严格,将环保问题细化到一粒微尘。通过设立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内容标准,建立国家示范能源管理中心,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能源监控与改善。
走“绿色生产”道路并不仅有蒙娜丽莎,如今这已成为整个西樵陶瓷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以来,西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移和关停了29家陶瓷企业,并保留下7家陶瓷企业。
依托自身基础,7家企业开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环保升级之路,并推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如今,西樵镇7家陶瓷企业共同制定了协会内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每立方米100毫克,二氧化硫每立方米50毫克,颗粒物每立方米30毫克等。
“我们的排放标准比国家的还要严格。”梁三苏介绍,目前西樵镇内所有陶瓷企业均严格遵守这个标准,全部实行智能化环保管理,并逐步实现与5A级景区西樵山和谐相处的“绿色生产”。
今年上半年,西樵镇又启动了抛光砖行业新一轮专项整治。“今年西樵要淘汰一半抛光砖企业,扶强扶大扶品牌,坚持淘汰‘小散乱’,将空间腾出引入更多新的产业。”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说。另外,西樵又通过引入政策扶持等方法,扶持本土传统龙头企业向环保型生产企业升级等,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形成示范带头效应。
此外,从2016年开始,西樵镇内陶瓷生产企业联合安监局组团,聘请第三方安全技术专家,对7家企业、8个煤气站,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并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碰到问题如何整改,安全员每一个阶段都会给我们的企业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梁三苏介绍。在他看来,一家成功的陶瓷企业离不开三个方面: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环保安全高标准和产品质量。
推行智能化生产
优化生产管理体系
一排排像高铁车厢般的红色箱子内,窑炉生产线轰鸣,坯体通过自动化运输线自行“转场”,机器臂24小时不间断抓取,从这里下线的抛光砖、微晶砖、陶瓷薄板等浓缩着科技元素的陶瓷,被整齐打包、运往世界。
这是南海陶瓷智能化生产的一个缩影。如今,一场智能化生产的革命在西樵各个陶瓷企业铺开,陶瓷厂有了全新的面貌。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针对不少陶企将抛光业务外包的市场特点,引入自动化抛光生产线提升抛光效果和质量,成为同行效仿的典范。
而早在2010年,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下称“新润成”)就在行业内率先引入自动捡砖、自动打包等智能化设备,目前其生产线已全部实现了设备智能化。针对陶瓷生产的特殊工艺,企业也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进行智能装备研发。
蒙娜丽莎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中对技术和设备持续投入,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游设备商合作,率先应用了多款行业领先设备。如今,蒙娜丽莎也在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模式,并且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结合,打造出备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说,凭借扎实的技术优势,蒙娜丽莎拿到了国内首批三家渗透墨水生产罗马宝石资格的“入场券”。
梁三苏介绍,目前陶瓷企业的自动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同时,为企业节省了更多成本用于新品研发,接下来陶瓷协会还将努力推动自动化率的提高。
今年3月,蒙娜丽莎在广西藤县占地超1600亩的陶瓷生产基地举行奠基仪式,将复制和延伸南海工厂的智能制造经验,也是蒙娜丽莎唯一在开始阶段就导入数据化管理的生产基地。蒙娜丽莎总裁萧礼标说,“我们将对标国内、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建设一个更加科学、先进、绿色、智能、清洁、环保的建陶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陶瓷行业税收并没有比整改前缩减,反而有所上升。”梁三苏说。尽管陶瓷企业数量减少,但留在西樵本地的陶瓷企业反而因为大刀阔斧的革新与进取推动了西樵陶瓷产业的发展,并实现逆势上扬。
跨界革新
营造南海陶瓷全新形象
如果说,发力环保是南海陶瓷生存的根本,长期以来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则是西樵陶瓷打响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品牌进行了提升、扩展乃至跨界。
“以前装修房子爸妈说了算,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85后’长大了,他们对于产品的审美和需求截然不同。”新润成市场部经理温奕辉说。2017年,新润成子品牌、主打年轻个性化生产的“布朗尼”和“帕诺特”应运而生。
新的品牌在色调、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新润成对这些并不陌生,此前在海外市场上其已对这类产品有了多年积累。“这种长期的积累实际上是一个壁垒,在整个行业里面也可能只有三家具备跟我们一样的优势。很多同行一直就以国内市场为重点,对此类产品并不熟悉。”温奕辉说。
对于品牌的拓展,新润成不遗余力。下个月,一年一度的设计盛事广州设计周即将举行,新润成将在现场布置接近200平方米的展位用于展示新品牌。在国内外的多个展会上,新润成还与广东润成创展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联合参展,共同打造品牌形象。
除了以新润成为代表的产品自身革新,还有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应用领域革新。多年前,蒙娜丽莎在全国首创陶瓷薄板产品,打入了高层建筑幕墙等原先陶瓷行业难以进入的领域。近年来,蒙娜丽莎又推出了新一代岩板产品。作为一种新型饰面板材,岩板突破了传统瓷砖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上墙、下地,更多地被运用到了厨房台面、餐桌、橱柜、洗手台、书桌、茶几等产品表面以及柜体,甚至在未来可应用拓宽至全家居领域。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蒙娜丽莎正大力推广陶瓷壁画,以艺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在更多的公共空间提升曝光度。经过几年的探索,蒙娜丽莎目前已形成了瓷艺画、挂画、背景墙三大系列产品,并与国内一大批知名画家、书法家、摄影师等艺术创作大师形成了签约合作关系。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不断提高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培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梁三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