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河源段拟2021年11月底开通运营
浏览次数:890 分类:河源新闻
自赣深高铁项目建设以来,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各级各部门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举全市之力推动项目建设,在全线率先完成征地拆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工程进度在全线一直保持领先。
目前,赣深高铁河源段站前工程隧道、路基、桥梁工程已全部完成,于6月12日完成全线铺轨,正在加快站后四电工程、站房装修及相关附属设施等建设,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95%,项目计划于8月份联调联试、2021年11月底竣工开通运营。河源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做好收尾工作,把项目打造成品质工程、精品工程,确保项目按期保质竣工通车运营,加快河源“融深”“融湾”步伐。
据了解,河源东站将增加建设2条存车线,今后将具备河源东站开通至广州、深圳始发车(近期9对、远期12对)条件。赣深高铁通车后,河源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广东“市市通高铁”目标,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赣深高铁河源段建设情况如何?7月13日下午,广铁集团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到赣深高铁河源段施工现场进行添乘检查。《河源日报》记者跟随相关人员一同登上轨道车,提前感受赣深高铁河源段。
当天16时30分,在轰鸣的汽笛声中,轨道车从龙川西站正式出发,轨道车时速70公里。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的龙川西站是赣深高铁河源境内规模最大的一个站点,设有4台12线(正线4条,到发线8条),站台长度450米、宽度12米。龙川西站站房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设计理念为“秦汉之韵,厚德龙川”,站房设计从秦汉风格出发,汲取了佗城历史建筑特点和龙川学宫的建筑形式。记者看到,独具客韵、古色古香的龙川西站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根据设计规划,龙川西站还将作为赣深高铁与梅龙、广河高铁的交会站,开通运营后,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线路上的一个高速铁路枢纽。
坐着轨道车一路南下,沿线只见江水涟涟、山林葱郁、稻田密布,不时有炊烟袅袅的小村庄进入视线,一派安逸祥和的氛围。大小隧道、跨江大桥、跨高速铁路桥、500千伏高压线、各种电气化设备……随着轨道车的行进,赣深高铁壮观的“高大上”工程一一映入眼帘。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赣深高铁河源段经过的隧道非常之多,几乎一座连着一座,全程大部分时间都在“黑暗”中行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赣深高铁河源段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现在隧道里手机没信号。以后正式通车后,所有隧道都会覆盖5G网络。”河源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17时07分,轨道车来到赣深高铁河源北(东源)站。该站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客家名郡,东源门户”为设计理念,位于东源县黄田镇东北处的山区腹地,被称之为“山顶”上的高铁站,设计规模为2台4线。记者在河源北站站台上看到,标识标牌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一些工人正在进行收尾作业。紧接着一路行进,沿途风景依旧,河源的绿水青山充分展示于高铁沿线。“此次检查一个重点就是对沿线绿化进行检查,高铁沿线所有山体不能有一处裸露,绿化必须百分之百全覆盖。”该负责人表示。
17时55分,记者乘坐轨道车在位于河源市江东新区的河源东站下车。河源东站位于江东新区临江镇迎客大道旁,站房设计展现“生态河源、现代河源”门户形象,该站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不含架空层),总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采用线侧下式站型;中段为两层,两侧为四层;设计年发送旅客量近期500万人次、远期700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2500人,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2300人。河源东站站场规模为2台6线,设岛式站台2座,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预留广河站场规模为2台6线,惠河城际2台4线。目前,河源东站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确保与赣深高铁同期开通运营。
据悉,此次添乘检查,主要目的是检查整条线路建设进展情况,为下一步联调联试做好准备、提供保障。
上一篇: 河源连平鹰嘴蜜桃开园采摘